顯示具有 滿足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滿足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以屬靈的成長迎接更大的枷鎖













神所設立的天國道,並且是眾多屬靈枷鎖組成,目的就是為讓人們藉著倚靠神,支取神的恩膏,過程中藉著於屬靈成長去勝過這些枷鎖,最終被塑造成長至新婦的身分。

前言

過去的《天國道》系列中,經已帶出枷鎖看似是重擔,但卻是磨練完美人生的利器。神是按部就班的,藉著不同的枷鎖去訓練我們,成為人的考驗,亦成為獎勵,故此預設各人不同的際遇和需要。

惟很多人卻花盡他們的時間於這些枷鎖中,當他們已經得到某一個枷鎖背後的獎賞,甚或夢想得到實現和滿足後,他們就會停下來,不繼續為神前進。但神不期望我們經歷完一個枷鎖後,從此只是享受這個枷鎖帶來的滿足感,一生也不繼續進步。

因為,二千年前聖殿的設計經已讓我們知道,先要進到外院,才可以進到聖所及至聖所,信仰亦如此,是要一步又一步的提升,不是一信主,就可以進到至聖所成為大祭司,反倒,我們從人生中要學習不斷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努力成長、打破枷鎖,駕馭自己的需要和枷鎖,背負起主耶穌的軛,才能完成天國道

眾多枷鎖組成的成長是新婦的成長過程

所以,當我們勝過一個枷鎖後,神就為我們預備另一個更龐大、更困難的枷鎖,成為我們的考驗,到最終,讓我們賺得新婦的資格,建立出天國道。因此,這條由眾多枷鎖組成的成長歷程,也就是新婦的成長過程。所以,於現階段而言,我們不會知道哪個才是最後的枷鎖。原因,不是我們去決定,最後的枷鎖是甚麼,由始至終,也是神為我們去預備每一個考試、每一個枷鎖。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於面對新的枷鎖時,也是全力以赴去勝過,直到最後一個枷鎖被打破,完成新婦的塑造為止。然而,最低限度,我們要先完成最後大復興的枷鎖,就是帶領有歷史以來,全世界最龐大的末後復興,並且,當舉世萬民流歸錫安山的時候,我們將會怎樣引導他們。

原因,正如錫安教會,不再是以600人去製作「2012榮耀盼望」信息,可能將來大復興的到來,是有著600萬人一起參與。到時候要如何每星期用上600萬人一起完成一篇「2012信息」,已經是一個龐大的枷鎖。原因,單單是600萬人的溝通,假如沒有智慧的計劃,用上一年也未能夠做得好,並且,過程中甚至會錯漏百出。並且按錫安教會現時播放的「2012榮耀盼望」主日信息,是每星期播放的形式是不能更改,所以,惟有不斷成長,去打破一個又一個的枷鎖,直至完成所有的枷鎖為止。詳情︰「2012榮耀盼望」信息的製作難度成為枷鎖

因為,於這一刻,日華牧師也帶出並沒有可能知道,前方還有多少個枷鎖才到達終點,然而,無論有多少個枷鎖在前方亦會不斷成長的勝過,因為,唯有經歷更多又大又難的枷鎖,甚至是其他人望而生畏的枷鎖,這就更加證明,唯有錫安教會是神所命定的真命天子,是神所塑造的新婦級教會。



延伸閱讀︰
神按部就班預備錫安教會
屬靈的成長帶來游刃有餘
貢獻、屬靈成長與枷鎖的要求
錫安教會建立前所未有的家聚模式和門徒訓練系統

看破凡麈與人生枷鎖



日華牧師分享「天國道」信息,讓我們明白到,所有人生需要也是枷鎖,也是神所設定,讓人類在神的國和滿足自己的需要之間作出取捨和選擇,究竟是順服神的旨意,為神而活,得著永生,還是枉費一生為自己而活,最後卻下地獄呢?


所有品味人生的觸覺,

也是神設定的一個枷鎖。

以音樂為例,人人都喜歡聽悅耳的音樂,但是,為何創作悅耳的歌曲是如此困難呢?綜觀全人類歷史,試問世上除了錫安教會之外,還有誰可以一生源源不絕地,創作越來越動聽的歌曲呢?事實上,世上並沒有其他人能夠做到。


但音樂卻是人類一種極大的需要,世上有多少人大灑金錢買優質音響、看演唱會,聽交響樂,可見人類沉迷和喜愛音樂的程度。創作動聽的音樂是世上其中一件最困難的事,因為音樂是神創造給人類享受的事物,但全世界都不知道,原來所有品味人生的觸覺,也是神設定的一個枷鎖。

真正攔阻人類創作好音樂,在音樂上不斷突破的真正原因,並非人們缺乏天份和聰明才智,而是因為音樂的靈感,根本不是來自人的腦筋。音樂本身就是神設定的一個枷鎖,是其中一個考驗我們在人生中如何取捨的考試題目。因為世上一切學問和知識,都是來自神,無論是音樂、科學、數學、文學、政治、經濟或醫學等,都如傳道書所說,是一種枷鎖。

傳道書 1:16-18
16 我心裏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
17 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
18 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相關文章:
神只會將音樂的秘密賜予新婦的原因

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才不會江郎才盡。

要在音樂或其他層面得著源源不絕的創意和才華,難度在於音樂被神設定為人類一個強大枷鎖。當日華牧師在1998年,得著神第一個音樂動勢的啟示前,世上從未有人完全打開創作源源不絕、並越來越動聽歌曲的秘密,江郎總是會才盡。

但是,就如音樂,神設定的任何枷鎖,都有唯一一個打破的方法,就是如主耶穌所講,當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神就會把一切都加給我們,滿足我們一切的需要。



榮耀歸給神,白白得來白白捨棄。

日華牧師在創作歌曲中,是如何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令神賜下第一個音樂動勢,而其他教會和外邦人都無法得到呢?

由日華牧師建立錫安教會開始,已經並非單單為神創作詩歌,因為,單單為神創作詩歌,並非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而是創作了動聽的詩歌後,再將一切榮耀歸給神,又免費送給所有人,如聖經所說白白得來就要白白捨棄,不會將詩歌出售牟利,才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所以,神就會把「這些東西」,就是源源不絕的作曲靈感加給錫安教會。但外間的巴蘭,卻是先滿足自己的需要,將詩歌出售賺錢,或是榮耀自己。

事實上,即使世上有很多所謂的基督徒,但100個有99個都不相信主耶穌這一句說話,所以,導致基督教界甚麼啟示和神蹟都沒有,沒有人數增長,也不會得到甚麼驚世駭俗的啟示和恩膏,因為他們不明白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的原則。


相關文章:

不信神的人枉費一生追尋像黑洞般的需要

正因為人們不斷尋找這些枷鎖,希望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慾念,卻又不知道神所設定的唯一方法,所以,即使終其一生都不斷追尋需要和滿足感,但卻一直無法填滿這空虛。人生似乎無論如何努力和發奮,仍然總是離滿足還有一步之遙,總是差少許才能夠達到心中所想的目標。
殊不知,其實這是神給予人類的一種假象,以為只要完成心裡設定的目標,得到心頭好,內心的空洞就會得著滿足。但當人達到自己的目標後,卻又發覺與自己所想的感覺不同,總是差少許,還是未滿足。因為世人仍是不明白,滿足我們內裡的需要,根本就是神所定的枷鎖,任何人窮盡一生,都不會追尋到真正的滿足。因為神是刻意將這些需要設定為無窮盡增長的枷鎖,並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吸引力,包括︰成功、美滿的愛情和婚姻、美食、美好的生活環境、尊重和富足等。

但世上最聰明、最有創意的人,都會有筋疲力竭的一日,因為這就是神的設定,令人無法用自己的方法打破神所設定的枷鎖限制,跳越到另一個更高層次。無論是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榮耀、最重要的成就,最令人敬仰的位份,其實都是一個枷鎖,令不信神的人枉費一生追尋。人生的需要就像黑洞般,即使花盡一生都永遠無法填滿。

但相反,愛神的人卻會因為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不被肉體的情欲控制,反而會得著神的啟示,將枷鎖打破,得著真正的自由。


任何一位學生都曾經歷過,要在考試取得40分,其實並不是很難做到,但要由40分升至60分,最少要付出多一倍努力;再由60分升至80分,可能需要付出多幾倍努力;然而,由80分升至100分,其難度已經是幾何級數。
就如一位運動員,要取得奧運比賽資格,難度已經非常高,但要成為世界第一,就更加難過登天。只有超乎常人,以及難以想像的努力,才有機會做到,並且,即使付出了相應的努力,也不一定代表能夠得到金牌,因為競爭是非常激烈。

所以,任何一種世界級的項目或成就,例如世上頂級的樂器演奏家,他們都會以個人經驗告訴我們,沒有人能夠一步登天,任何人都需要每日投放至少六至八小時才可以做到,蘋果公司創辦人Steve Jobs 更曾說自己一天工作十八小時,最終,他得到這種成就,卻也因為這樣摧殘自己的生命,在56歲就一命嗚呼了。


相關文章:
人類的感觀與法則

日華牧師從神得著啟示打破枷鎖

日華牧師明白到,人生所有需要和滿足感,其實都是枷鎖,並且,他知道如何從神得著啟示打破這些枷鎖,甚至突破到另一個領域。所以,日華牧師能夠縮減每種成就及享受所投放的時間,至少也短於一般人的每天六至八小時,不單只需佔用人生中少之又少的時間,並且任何人都能夠做到,這是錫安教會所有弟兄姊妹都有目共睹。

以教會界其他五旬職事為例,要保持自己行神蹟和醫治的能力,或是在聚會中恩賜運作,基本上,一生之中,每天都需要最少禱告三至五小時,每星期作長時間禁食,甚至聚會前不眠不休地全日禁食禱告,才可以在聚會中釋放神的恩膏,先知Paul Cain就是其中的表表者。



但錫安教會恩賜運作組的門徒都會知道,在日華牧師的教導下,運作組組員只需短短數小時,甚至一小時的禱告預備,已經可以在聚會中為三至五個人恩賜運作。對任何靈恩教會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天方夜譚級數。

日華牧師自己在各方面投放的時間,例如︰音樂、神的話、健身、保健、學習、成為領袖、帶領神蹟聚會或恩賜運作,不論對比世界還是基督教界,所投放的時間都是極少。
主耶穌說祂的軛是輕省的,就是這個意思,因為當人明白天國道的真義,知道人生的真正價值,不是先滿足自己,或擔當自己的重軛,滿足人內心無窮的私慾,相反,卻是放棄自己的需要和理想,轉而去尋找和完成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安息,因為神會滿足我們人生的需要。

馬太福音 11:29-30
29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30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原來人類的重擔,都是來自罪,因為亞當犯罪後,神給人類的其中一個咒詛,就是重擔,一生要汗流浹背才得以糊口。

創世記 3:17-19
17 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吃的。
18 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
19 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尋找和完成神的旨意得安息,並如有神助。

因此,神設定任何一種更好的享受和更大的成就,都是一個極大的重擔,假如人要得到,就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同時,人又必定會死去,在短暫的一生中,彷彿走上「掘頭路」,所以,其實滿足自己欲望的代價,就是枉費一生。

唯有當人認識真理,知道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擔主耶穌的擔子,人生才不再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而是為了完成神的旨意,神就會啟示人如何打破祂親自設定的枷鎖。例如︰

一位學生要做好功課,考試有好成績,可能神會要求他每天先完成《栽在溪水旁》的感言回應,之後才開始做功課和溫習,如此,神就會加給他聰明智慧,可以用更短時間溫習,就能有好記性和智慧,考取更好成績。
但是,這位學生可能不知道功課和成績其實只是枷鎖,所以決定每天都將功課放在首位,不理會屬靈的事情,每天投放六至八小時在功課和溫習上。那麼,即使他考取好成績,最終也只是枉費年青的光陰,沒有機會事奉神,也沒有把握賺取永恆獎賞的機會。假如他要有更好的成績,或是升上大學,卻仍然沒有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即使他再花多一倍的努力,或許也只能夠得到某個百份比的成績增長。

但是,如果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就會變得如有神助,加上懂得撒種的話,更會得到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增長。因為神設定的枷鎖是有這種特性,越是要得到更大的滿足和成就,就越是要多花幾何級數的時間、精神和心機,看看人何時才能夠明白,原來需要只是一個無底深潭,唯有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才是真正答案。

相關連結:栽在溪水旁

年紀老邁才看破凡塵跟從神
只能僅僅得救,成為賓客。

當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先完成神的工作和旨意,神就會將成就、高升、富足和婚姻加給我們。但世人卻不理解枷鎖的概念,很多時到了年紀老邁的時候,才所謂看破凡塵,看透這個人生謎題,知道人生一切所追尋的都是枷鎖,才決定用老年衰殘的餘生去跟從神。最後,他們只能僅僅得救,成為賓客,雖然不至於下地獄,但卻枉費了人生大部分光陰。


即使他們臨死前,已經再沒有想追尋的事物,所以能夠打破人生需要的這一個枷鎖,決定信主,但這時才信主,只能得到極少獎賞。而且,他們的人生已經沒有時間,還能夠怎樣求神的國,求神的義呢?

神的目的,就是叫人在生命中作出取捨!


現在,我們已經明白,為何人生會有無窮盡的需要呢?因為這是神設定的枷鎖。

  • 人為了生存,只需吃飽已經足夠,為何大部分人還會追尋美食呢?
  • 人為了保暖和保護自己,只需穿獸皮和住山洞已經足夠,為何還要尋找大屋和漂亮衣服呢?
  • 人能夠聽到聲音已經足夠,為何還要追尋最美妙、最靚聲的音樂呢?
正因為神將眾多品味人生和享受人生的觸覺加在人類身上,令人不滿足它們就無法安心,假如滿足它們,又會令人類沉迷於這些品味和享受,不能自拔。甚至,很多感受和成就感,其實是不設實際,對生存也毫無意義,但卻能夠令人枉費一生。而神的目的,就是叫人在生命中作出取捨。

相關文章:
人的本能與進化論的錯謬
放下人生需要,背上主耶穌的軛
神讓信仰的磨練成為人生衣食住行的枷鎖
聖殿與行完「天國道」的枷鎖

到了結尾,請各位撫心自問,到底,你會選擇花一生,追求永永遠遠都不可能滿足的需要,還是選擇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呢?


相關影片:錫安教會主日信息 ── 天國道(4)看破凡麈與人生枷鎖
 

相關文章:

Ziondaily:

資料來源:
. 2010 - 2012 恩膏引擎全力開動!!:看破凡麈與人生枷鎖

神讓信仰的磨練成為人生衣食住行的枷鎖


天國道的原則讓我們知道,人生中各種枷鎖都是神刻意製造出來,目的是藉著人生中各種需要,挑戰及要求我們,究竟是選擇以神為先,還是選擇優先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如主耶穌在馬太福音所說,究竟我們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還是先求滿足自己肉身身心靈的需要呢?



因為神創造人類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看看世上究竟有誰,會因為決定跟隨神,而甘願放棄人生各種需要,看神比世上一切、比滿足自己生存需要都更重要。


神創造給人類的各種需要和滿足感,
其實都是為要考驗人類的枷鎖。

例如︰人生中,我們需要金錢來維持生活,但神卻要求我們納十分一和奉獻,並要賙濟窮人,所有基督徒都要作出取捨,是擁有更多金錢作為保障重要呢?還是順服神納十分一和奉獻,並賙濟窮人更重要呢?

又例如︰人人都需要食物充飢,但神卻要求基督徒習慣禁食,禁食明明是抗衡神創造給人類的食慾,但神卻藉此挑戰我們,會否為別人代禱或因虔誠的緣故,對抗人類肚餓的需要,看順服神比充飢更重要。

又例如︰人類一生只有幾十年壽命,但神卻要求基督徒遵守不可停止聚會的原則,放棄人生最寶貴的時間,要投資在天國,而不是為自己而活。



甚至,神早已在聖經中設立律法,吩咐人不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而犯罪,走一條容易滿足需要的路,而是要按正途行事,在罪和義、闊路和窄門當中取捨。

所以,聖經中,神為人類設定的各種律法和限制,目的都是讓人主動抗衡同樣是神創造給人類的各種需要,因為神創造給人類的各種需要和滿足感,其實都是為要考驗人類的枷鎖。如果人有智慧的話,就會選擇神,放棄滿足這些所謂基本需要的枷鎖,當人懂得有智慧地選擇神,才是得著真正自由的人生,不再被各種枷鎖捆綁,因為順服神而得以自由。

加拉太書 5:1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約翰福音 8:32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馬太福音 11:29-30
29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30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相關文章:
神預設人生的需要成為枷鎖
人生的枷鎖 

第一種人:不願意放棄肉身需要的枷鎖

然而,現今世代大部分所謂教會,將神給予基督徒的軛完全抛開,不願意放棄肉身需要的枷鎖,不願意執行神的律例和限制,卻相反放縱肉體的情慾。

例如:現今大部分教會,都不會把犯姦淫的基督徒趕出教會,部分教會甚至主動接納同性戀者加入,明顯,這些教會完全不明白天國道的真義,也不知道肉體需要其實是一種枷鎖。

他們以為,把聖經的高標準沖淡了,就會有更多人願意信主返教會,但他們卻不明白,當福音的標準沖淡和降低後,就會將神創造人的目的完全摧毀,因為神創造人的目的,就是要挑戰人究竟是選擇為神而活,還是為這些枷鎖而活。

就好像一場障礙賽,所有障礙物都是由主辦大會設定,參賽者要跨過一切指定的障礙物,到達終點,才有機會得獎,如果參賽者把障礙物挪開,或換成非大會指定、難度較低的物件,即使能夠第一名衝線,也會被取消資格。

神在信仰設定的限制也一樣,我們必須嚴格遵守神設定的律例典章,才能成為合格的基督徒,可以被提成為賓客、童女或新婦。



可是,現今很多教會和牧師,卻挪開神為基督徒設定的限制,甚至容許同性戀的罪出現在教會,美其名是把難度降低,但卻摧毀了人生的意義,因為當一位基督徒的目標不是似神,不以似神而自豪,其實,他已經喪失了進入天國的資格,亦錯失了神鑄造新婦的目的。

所以,現在我們就明白,為何創世記,神會以火從天降,毀滅干犯同性戀罪的所多瑪和蛾摩拉,一個活口也不留,因為當人類容許這種罪發生,其實再多活一天也是多餘,多一天性命,也只是為自己增加多一天罪孽,在永恆中受刑。所多瑪和蛾摩拉的同性戀文化,令全城的人只為滿足自己的邪情私慾而活,他們生命已經毫無意義,亦不會有將來和永生。

所以,啟示錄預言,當四馬的災難和審判出現,全球的四分之一人口將會死去,即是超過17億人死亡,而兩個毛衣人亦可以隨時隨意用各種災殃攻擊世界,最終,世界經歷神的各種審判後,在啟示錄完結的時候,全球只剩下一半人口,另一半就被神審判而滅亡。這些人都是死有餘辜,在世時犯了必死的罪,將生命的需要無限放大,就算活在世上也毫無意義,多一天的生命,只會為自己的永死帶來更多痛苦。

相關文章:
同性戀合法化觸發審判

第二種人:認知人類的需要是一種枷鎖,走向禁慾主義。

另一方面,世上有另一群人,當他們知道人類的需要是一種枷鎖,就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禁慾主義,例如:佛教的和尚和尼姑,或天主教的神父、修女和清教徒,他們誤解信仰是叫人禁慾,禁止修道的人結婚或吃肉。




其實,信仰並非禁慾主義,神會滿足我們的需要,並且是神創造人生命中的需要,只是,神要求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當面對自己的需要和天國的限制時,我們會選擇天國和順服神的命令,而不是先滿足自己的需要。

相關文章:

珍惜人生每一次行真理以及面對考驗的機會,
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並且,神設計每一個人生命中要遵守的規定,都有著指定的時間的鎖,例如:聖經規定不可以婚前性行為,人就不可以犯這個罪,如果犯了,也不可以無賴地說,下次結婚前不會再犯。

換句話說,我們要珍惜人生中每一次行真理以及面對神給予的考驗的機會,因為人的一生,只會經歷一次十歲、二十歲、三十歲,這些不同階段中,神都會給予獨特的考驗,但我們只有一次機會面對。假如你在十多歲的考驗中失敗,就只能面對往後其他階段的考驗,永遠錯失十多歲的階段中,能夠勝過這獨特考驗而得獎賞的機會。

又例如:一位學生在考試前不願意溫習,他不可以說等考試過後,知道出甚麼題目才溫習,再給我第二次機會云云。

神創造的人生也一樣,人只有一生,神給予的眾多考驗和磨鍊,也只有一次得奬賞的機會,或有著指定年齡和時限,錯過了就沒有第二次機會,就算下一次願意順服,所得的獎賞也必定大打折扣。


主耶穌的降生至被釘十字架,最後從死裡復活升天,再次坐在神寶座的右邊,就證明了即使是天上的神,如果放棄神的位份,降生成為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重新開始,藉著人生的過程,完全順服神的帶領下,最終得著永生,甚至升到天上成為神的位份,用短短33年半賺取再次成為萬有的主宰,甚至賺取全人類的永生,讓人只要願意接受就可以得著。

主耶穌正是向世人示範了,人生種種際遇,每種需要、困難、衝擊、磨鍊,都是由神命定,神希望我們懂得作出適當取捨。

就如彼得曾經問主耶穌,他為到天國,已經放棄了地上一切需要和夢想,將來會得著甚麼呢?主耶穌就應許他會得著百倍的祝福,並得著永生與神同掌王權。

馬太福音 19:27-29
27 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
28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
29 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親、母親、(有古卷加: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

當任何人願意為到神和天國的緣故,放棄本身由神刻意創造給人類本能的需要,如經文所講的房屋、弟兄、姊妹、父親、母親、妻子、兒女、田地,他們就在人生中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因為神為人類創造這些本能上的需要,目的是讓人在需要和順服神之間作出取捨,究竟我們會否愚昧地,為了滿足神為我們創造本能上的需要,放棄事奉神、順服神的機會,例如︰需要一間房屋,因而花一生去供樓。

還是,我們有智慧地看穿真相,知道這些需要其實是一個枷鎖,懂得為神和天國的緣故,放下這些枷鎖,不被這些需要捆綁一生,我們就能夠完成人生真正的目的,尋找到神,並成為法則的承繼者。

相關文章:
聖殿與行完「天國道」的枷鎖

為何我們的需要其實是枷鎖呢?

以一間房屋為例,蝸牛不會花一生去買一間房屋給自己住,因為牠天生就有了,蟹亦如是,本身已經有一個外殼供自己住。



但人類卻需要建立、租或買一間屋,給自己和家人居住,是誰告訴我們要這樣做呢?其實是神在人類身體的需要和文化上的設定,令每一個人都需要居住的地方。為何神要這樣做呢?目的就是為人類製造一個枷鎖,到了時候,人就要在天國和枷鎖之間作出取捨。

又例如:人類的男女性別是由神創造,家庭關係亦是神設定,當然,男女間的愛情,以及家人的親情,也是神製造。假如神創造人類如同單性繁殖的生物,例如植物和無脊椎動物般,人類就不需異性和建立家庭來傳宗接代,生命就簡單得多。


  • 為何人類天生沒有厚毛遮蔽身體,需要製造衣服呢?
  • 為何人類沒有獅子和老虎般的大力和利爪,可以保護自己和獵食,卻需要製造工具狩獵才可以吃肉呢?
  • 為何人類吃了不乾淨,或是被蒼蠅污染了的食物,就會生病、肚痛,但生活在垃圾堆的蒼蠅卻不會肚瀉呢?
  • 為何人類在太陽下暴曬會患上皮膚癌,但生活於沙漠的蜥蜴,即使每天被太陽暴曬卻不會有問題呢?
  • 為何神創造的人類,是萬物中最高尚、最高等的生物,卻不如世上眾多動植物般,天生已經擁有生存的本能,反而有著最多需要呢?
  • 如果人類是神所創造最高等的生命,為何神沒有讓人類集所有動植物的生存本能於一身,無須滿足任何需要,無須進食、無須穿衣服、不怕冷不怕熱、力大無窮、可以單性繁殖,而且永遠不死呢?

其實,神創造的植物並不需要主動尋找食物,因為太陽和泥土已經可以供應植物一生所需,但人類卻需要四處尋找食物。非常明顯,人類不是由進化誕生出來,如果人是進化而來,人類的身體就不會有這麼多需要,應該早已集合全地球所有生物的本能於一身,但事實卻相反,人類是地上一切生物中,有最多、最複雜需要的生物。

就如人類不會創造一部殘缺不全的智能電話,要外加電池和屏幕,每部電話只能用一個App,想用多一個App就要買多一部電話,人人都要帶著十部電話,如果要連接網絡,更要另外接上雨傘般大的天線。但是,神創造人類卻如同殘缺不全的電話般,有很多需要滿足的地方,並且是要外加,不是內置就有,不同於眾多動物,亦不如人類創造的智能電話,集多功能於一身。

相關文章:
人的本能與進化論的錯謬


其實,如經文提到,房屋、弟兄、姊妹、父親、母親、妻子、兒女、田地,所有需要都是神刻意為人類創造,最終成為一個試驗,試試我們能否看穿這個謎題,找到人生的真正意義,這就是人生的目的。

並非為了滿足需要,以及不斷增加枷鎖的數目,而是能夠以神的國和神的義為先,突破這些枷鎖的限制,令這些本來控制著我們不能跟隨神的需要,變成幫助我們在信仰上成長的工具,就是作出正確的取捨。例如:

  • 大部分人都需要一份工作維持生計,但你會否因為工作而放棄返教會事奉神呢?
  • 大部分人亦需要配偶,但如果你的配偶是外邦人,而且攔阻你返教會,你會如何取捨呢?
  • 許多人的夢想是移民歐洲,或是其他氣候良好、民風良好、有禮貌、有文化的美麗國家,但位於香港的錫安卻是世上唯一擁有恩膏的教會,那麼,究竟是夢想重要,還是神的旨意更重要呢?

只要神改變我們品嚐人生的觸覺,
已經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

當我們願意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神不單可以供應和滿足我們一切需要,並且,只要神改變我們品嚐人生的觸覺,已經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例如:

  • 神改善我們的健康,我們就可以比一個需要日日看醫生食藥的有錢人更能夠享受人生。
  • 神改善我們的胃口,就能夠比一個花一生尋找美食,但味覺早已麻木的美食家更幸福。
  • 神使我們長壽又快樂,就能夠比一個一生只為賺更多錢來享受人生的工作狂更快樂。
相關文章:
創造主預設世人各樣需要的本能
人類的滿足不是存在於物質界

小結: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是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並讓神滿足我們的需要,這就兩全其美了。不單完成了神的旨意,得著永恆的獎勵,並且今生亦會無憂無慮,因為神已經使我們成為世上最滿足、最快樂的人。


資料來源;
2010 - 2012 恩膏引擎全力開動!!: 神讓信仰的磨練成為人生衣食住行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