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甘迺迪遇刺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甘迺迪遇刺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曼德拉效應專輯235:甘迺迪事件被殺警員、甘地英文名

你有否聽過甘迺迪遇剌案中,有一位被殺警員名為J.D. Tippit?而甘地英文名字究竟是︰Ghandi 還是 Gandhi?


今篇「曼德拉效應專輯235」,會為大家分享更多曼德拉效應個案。

個案一)被殺警員 J.D. Tippit

第一個個案,是與美國總統甘迺迪被行刺案有關。這個個案之前已經發生過重大曼德拉效應,詳情可參閱以下文章︰

曼德拉效應專輯7:甘迺迪被暗殺時車上有多少人?

原來在甘迺迪遇刺的事件中,還出現了另一個大部分人聞所未聞的情節,極可能是這事件的另一個曼德拉效應新現實。

首先,整件行刺案表面上,是由一位獨行的槍手李·哈維·奧斯華(Lee Harvey Oswald)犯案。當日,他藏身於倉庫,向甘迺迪的座駕連開三槍,殺死了甘迺迪之後就逃往一間劇院,然後在劇院被捕。後來奧斯華在轉移到監獄時,被另一位槍手在眾目睽睽的電視直播下開槍殺
死。

但你以往有沒有聽過,當奧斯華行刺甘迺迪之後,在逃往劇院的路中,曾遇見一位名為 J.D. Tippit 的警察,而奧斯華當場開槍殺死這位警察?並且,當警方在劇院捉拿奧斯華時,並不知道他可能是行刺甘迺迪的疑兇,而是因為懷疑奧斯華殺死警員 J.D. Tippit 而將他拘捕。

如果你有詳細研究過甘迺迪遇刺案,有聽過奧斯華逃走時曾遇見並殺死一位德州警員嗎?如果你未聽過,你並不孤單,因為很多研究過這事件的人,以往都未聽過德州警員 J. D. Tippit 被奧斯華殺死的情節。

不單如此,事件出現了多重的曼德拉效應之後,如同德州州長和甘迺迪夫人在新現實中變為疑兇之一。當現今新現實中,事件多了一位德州警員 J. D. Tippit 被殺後,竟然又出現以往聞所未聞的陰謀論,懷疑 J.D. Tippit 才是真正行刺甘迺迪的兇手,而奧斯華只是另一個殺人滅口的幫兇。甚至在上年 2017 年 10 月 27 日英國每日郵報的新聞報道,美國聯邦密探 FBI 的線人稱,當年殺死甘迺迪的是 J.D. Tippit 而非奧斯華。

相關新聞︰FBI informant claimed Dallas police officer J.D Tippit was the REAL JFK assassin - not Lee Harvey Oswald, secret files reveal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5023235/Dallas-police-officer-JD-Tippit-JFK-s-REAL-assassin.html

個案二)甘地的英文名

第二個個案,是有關被人稱為現代印度國父的聖雄甘地。甘地生於 1869 年 10 月 2 日,死於1948年 1 月 30 日,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帶領印度邁向獨立,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他的非暴力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考考大家的記性,甘地的英文名字串法,現今的現實中,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
是 Ghandi,第二個英文字母是 h,還是 Gandhi,第五個英文字母才是 h 呢?



現今的現實中,聖雄甘地的英文名字,是 Gandhi,英文字母 h是第五個字才是正確。奇怪嗎?然而在很多人的記憶中,甘地的英文名字串法,本來 h 應該是第二個字的 Ghandi。所以,這裡極可能出現了曼德拉效應。

如果甘地的英文名字出現了曼德拉效應,必然會伴隨很多舊記憶和舊現實的殘餘現象。既然甘地是一位政治人物,搜尋舊報紙就是尋找殘餘現象的最好方法。當你搜尋網上的舊報紙,尋找舊現實 Mahatma Ghandi,會發現共有 11,000 個報紙題目都是舊現實。又例如,當你在 YouTube 搜尋舊現實 Mahatma Ghandi,會發現多達 8,800 個以上的影片題目。在 Google 搜尋,結果有多達 911,000 個網頁。在Google搜尋網上書本,亦會發現有多達 30,000 多個結果。

你可能會想,只是一個英文字母位置的改變,會否是人們集體記錯?但假如真是集體記錯,為何幾乎所有記錯甘地名字串法的人,都記錯一樣的串法呢?只是單純記錯的話,應該會出現千百種奇怪串法。甚至近數年出版的書籍、刊登的新聞,明明都設有嚴謹的校對系統,為何還會出現數以萬計、十萬計的串錯,卻從來沒有被人指出或修正呢?而且,兩個字的串法實在太明顯不同,字母 h 的位置由接近開始的地方變為最尾。所以,按邏輯思考,假如有人在公眾地方串錯了,必定很快被人發現及修正,不可能長達數十年都持續錯下去。

相關內容︰
2012 榮耀盼望 vol. 423 ── 「星際啟示錄」的第三部份(79)
https://www.ziondaily.com/2.0/web/word_of_god_02c/view.php?id=16287
曼德拉效應 (40) 前言-共同信息解謎
https://riverflowing09.blogspot.com/2018/03/MandelaEffect40.html
影片︰20180318 主日信息導讀 ── 曼德拉效應系列40

錫安教會主日信息 ── 曼德拉效應系列 40

資料來源;
2010 - 2012 恩膏引擎全力開動!!: 曼德拉效應專輯235:甘迺迪事件被殺警員、甘地英文名

曼德拉效應專輯144︰甘迺迪遇刺案被改寫的意義



在「曼德拉效應」下,甘迺迪遇刺案多了兩名乘客,子彈不是直接射中甘迺迪,而是先穿過前排乘客再射中他。「歷史」被改寫,但目的是甚麼呢?



「曼德拉效應」引發世人思考



前兩集「曼德拉效應」專輯142和143分享了甘迺迪遇刺案的「曼德拉效應」,與世上眾多「曼德拉效應」個案一樣,是為了證明時間流以外,確實存在一群能夠時空穿梭、掌控歷史的人物,透過「曼德拉效應」,帶領世人從不同平行場景,進入終極「曼德拉效應」的世界。



以甘迺迪遇刺案為例,事件由舊現實的四人車,變成新現實的六人車,車上還額外多了兩名乘客。由舊現實(子彈直接命中甘迺迪,導致甘迺迪身亡),變成新現實(子彈先穿過前排乘客的身體,再射中甘迺迪,導致他死亡)。那麼,是否有人嘗試以時空穿梭方式拯救甘迺迪,最終卻仍然失敗呢?甘迺迪遇刺案的「曼德拉效應」背後真正意義是甚麼?



雖然幕後製造「曼德拉效應」的人物,能夠回到過去、掌控歷史,隨意破壞及改變舊現實,但卻沒有阻止甘迺迪被行刺的死亡結局。顯然,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要在甘迺迪被刺殺身亡的歷史上,為世人製造一個視覺和記憶的爆發性衝擊。引發世人思考正在發生甚麼事,為何已發生的歷史都可以被改寫?歷史竟然可以出現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新場景、新現實?最終,透過甘迺迪遇刺及其他持續發生的「曼德拉效應」個案,驅使全世界不斷思想和探求正在驚人發生的「曼德拉效應」。



延伸閱讀︰

曼德拉效應專輯141:甘迺迪被行刺的曼德拉效應事件,為要印證時空穿梭的新婦

曼德拉效應專輯142:甘迺迪遇刺事件被改寫的目的

曼德拉效應專輯143:曼德拉效應證明了改寫歷史的人物是能夠時空穿梭





改變歷史和幕後推手背後的真正意義



以NBA籃球比賽的三分王為例,假如一位專業的NBA 三分王,在三分線以外的入球命中率是99.9999%。幾乎每場NBA比賽,不論遠近,整個籃球場的三分球範圍都是他的射程以內,全部都能夠為球隊順利得分,表現無懈可擊、神乎其技,令觀眾歎為觀止。 如果這位命中率極高的三分王,同時擁有時空穿梭、改變歷史的能力,卻在其中一場比賽裡,所有三分球都全部命中,只有一球失誤。試想,除了精湛球技以外,他還有時空穿梭的能力,可以補救失手的一球,重新再射一次。相信大家都能夠想像,他時空穿梭重新再射一次的話,必然很大機會能夠將結果扭轉成入球得分,對嗎?加上,這位擁有超凡能力的三分王,可以無限次時空穿梭,無限次補救這失手的一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直至入球為止。我們當然能夠100%肯定,最終他在這場比賽裡,所有投球都必定是100%命中,對嗎?



當歷史被改變,證明曾經有人時空穿梭介入這場比賽,部分場景已經與世人的舊記憶不相符,但這位三分王仍然有一球失了手。我們就會知道,他時空穿梭改寫這場比賽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補救失手的一球!



同樣,甘迺迪遇刺的「曼德拉效應」個案中,歷史已經驚人地改變了,車子改變了、乘客改變了,甚至子彈穿過的方向,都變成穿過前排乘客再射中甘迺迪。歷史能夠有如此龐大的修改和變動,但結果仍然不變,甘迺迪仍舊被射殺身亡。那麼,有人嘗試時空穿梭、拯救甘迺迪卻失敗的推論,就不合理、不成立了。既然,製造「曼德拉效應」的人,能夠改變事件的不同細節,假如他的目的真是嘗試拯救甘迺迪,何不將開蓬房車,改成完全密封,全車加上鋼板及堅固的防彈玻璃呢?這種做法,豈不比我們現時所見,變成6人車、找人擋子彈更有效嗎?明顯,他回到過去的目的,並非為了改變子彈的路線、拯救甘迺迪。他改變歷史的背後目的和意義,只是單單為了留下明顯的信息和線索,證明有人能夠時空穿梭改寫歷史。



事實上,若果能夠時空穿梭,要拯救一位美國總統,不是還有許多方法嗎?例如︰在兇手行動前,早一步派警察逮捕他,又例如︰在兇手槍撃的地點,預早設下陷阱,佈置1,000名突擊部隊,甚至,更戲劇性地,將兇手的狙擊槍調換成噴水的玩具槍,或將子彈調換成空殼子彈,令兇手根本無法落手行兇。總之,能夠無限次時空穿梭的話,就能夠有數之不盡的方法,怎可能無法拯救一個甘迺迪呢?





「曼德拉效應」伴隨時間自我修復現象



相對地,當我們回顧世上的「曼德拉效應」個案,現今的新現實裡,自由神像座落的位置、國家名字、地球地形、獵戶座三顆星的大小,甚至,太陽系的位置,轉移至相距至少8萬光年的獵戶座旋臂。但一切驚人的改變,都伴隨極之龐大的時間自我修復,自動填補及調節改寫後的歷史,避免造成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因為歷史裡任何微小改動,細微如一隻蝴蝶拍翼的動作,累積之下都能夠掀起龐大風暴。而製造「曼德拉效應」的人物,卻能夠調節一切不良的蝴蝶效應,令社會如常運作、井然有序,顯示出超然的掌控性。



延伸閱讀︰

曼德拉效應專輯12:自由神像位置的改動

曼德拉效應專輯23:地球的地域和形狀改變

「曼德拉效應」專輯38︰國旗和城市名字改變了

曼德拉效應專輯50:埃及GIZA金字塔的變動

曼德拉效應專輯97:身體及宇宙的改變

曼德拉效應專輯25︰時間自我修復與蝴蝶效應

曼德拉效應專輯51:曼德拉效應未有製造毀滅級數的蝴蝶效應





小結



正如現今新現實,英王欽定本被改寫得千瘡百孔,明顯製造「曼德拉效應」的人物,是要顯示他們擁有支配及掌控英王詹姆士的權力,是幕後控制十王的最高決策者。是他們製造歷史和英王欽定本,甚至「已製造的歷史」,他們都能夠透過「曼德拉效應」,以時空穿梭方式重新改寫。可見,這是最合理解釋世上所有「曼德拉效應」個案的線索和證據,明證幕後製造龐大「曼德拉效應」推手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相關內容︰

2012 榮耀盼望 vol. 400 ── 「星際啟示錄」的第三部份(56)

曼德拉效應(十八)前言 - 人的一生是包含現實和夢境

曼德拉效應專輯7:甘迺迪被暗殺時車上有多少人?

「曼德拉效應」專輯112︰如何解釋甘迺迪的死是經過兩次現實?



曼德拉效應專輯136:同一段時間內兩批人經歷兩個不同場景



上集「曼德拉效應專輯135」,分享了世人走進的夢境世界卻變成了真正的現實。今集「曼德拉效應專輯136」,會為大家分享現今的曼德拉效應,已經出現兩批或以上的人,於同一時間看見不同現實。



首先,理解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Mandela Effect?

「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 是指一些人、事、物件的現實狀況,與大部分人的記憶印象不相符,但凡出現這個現象,就稱為「曼德拉效應」。 這效應名字的由來,是來自有關前任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實際個案,正如現實所見,他於2013年離世。但是,原來早於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他清楚記得,曼德拉於80年代的時候,經已在監獄中離世。提出的人能夠陳述當年自己看過的報道、葬禮的電視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 當這個說法提出後,竟然得到大量網民回應,表示有相同記憶。從此,當現實與人們的集體記憶出現不相符,就會被標籤為「曼德拉效應」。

相關影片:《曼德拉效應系列》前導預告 

2017年8月20日的主日信息中,日華牧師已經藉著兩段精華短片(VO),「曼德拉效應專輯112︰如何解釋甘迺迪的死是經過兩次現實?」及「曼德拉效應專輯113︰夢境中的靈魂完成了另一個場景的補償」。分析曼德拉效應個案,會出現梅花間竹的場景,第一批人會經歷A場景,同時間另一批人會經歷B場景。








甘迺迪遇刺案

以甘迺迪遇刺案為例,歷史上出現了兩個現實,第一個現實,是當時甘迺迪乘坐了一輛四人車,而第二個現實,就是乘坐了六人車。






兩個現實的A、B場景是完全分開,卻又同時以梅花間竹方式出現在同一時段,第一個現實的四人車,只梅花間竹地出現在事發的A場景,但同時間,另一個現實的六人車,同樣梅花間竹地出現在B場景。

甘迺迪遇刺案中,本來所有人都只經歷四人車的A場景,只有少量直接參與事發經過的人,才會在事前或事後,於夢境中經歷六人車的B場景。直至曼德拉效應出現後,在夢中經歷六人車B場景的人,他們的記憶才會由本來的A場景變為B場景,令第二批人擁有了新記憶。







但現今的曼德拉效應,卻出現另一種更驚人的現象,當某件事發生曼德拉效應後,同一時段裡,世人至少分為兩批,分別經歷不同場景。意思是,即使A君和B君出現在同一場合,經歷同一件事,但A君可以在A場景,B君卻可以在B場景。







例如︰桌子上放著一種生果,A君會看見一個蘋果,B君卻會看見一個橙,他們可以非常肯定自己經歷的現實,因為,無論視覺、觸覺、味覺,甚或進食後身體所吸收的反應,A君都能夠肯定這是一個蘋果,根本不可能出錯,但同一時間,B君卻同樣能夠肯定自己吃的是橙,同樣不可能出錯。




A君和B君會不斷爭辯自己所經歷的才是事實,甚至認為對方看錯或說謊。這就是現今曼德拉效應所出現的現象,不單是記憶與現實或歷史不符,甚至開始出現上述同一時間不同人經歷不同現實的場景。

「Dress Gate禮服門」事件

就如「Dress Gate禮服門」事件,於2015年2月26日,同樣是曼德拉效應開始引起注意的2015年,有人上載了一幅連身裙的照片,本來,這幅照片只是一件極為普通的連身裙,但不久後,這照片卻成了全球的焦點。







因為看過這幅照片的人,都分成兩批,第一批人看見金色和白色相間的裙子,另一批人卻看見藍色和黑色相間的裙子。甚至,一群人在同一部電腦或同一部手機上,看同一幅照片時,都會看見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證明並非電腦或手機螢幕的光暗或色調差異,令裙子看起來是不同顏色,而是同時間,確實出現看見兩種不同現實的兩批人。






禮服門事件,極可能是其中一種曼德拉效應,於同一時段、同一事件裡,世人都至少分成兩批,活在不同現實場景裡。意思是,同一時段、同一事件裡,有梅花間竹的A、B場景,A場景的道具是一件白金色連身裙,所以,活在A場景的人就會看見白金色,但B場景的道具卻是藍黑色連身裙,活在B場景的人自然亦看見是藍黑色。


相關資料:The dress


小結:


神讓人知道現實已經嚴重地被破壞,換言之,無論你所建設的,所見的景物,所記得的回憶,所珍而重之的東西,甚至所儲存的東西,其實都可以變動、消失,甚至時有時無,唯有信仰才永垂不朽!


相關影片:

錫安教會主日信息 ── 曼德拉效應系列 16 曼德拉效應專輯136:同一段時間內兩批人經歷兩個不同場景




相關文章:

Ziondaily:

《曼德拉效應系列 02》預告片



曾以為歷史是一個永恆定局,
再不滿、再遺憾,都只能無奈接受,
但驀然驚覺,歷史只是草稿紙,可以任意修改。

甘迺迪遇刺事件,懸案超過五十年,
世人都以為不存在新突破。
意想不到,更懸疑的是⋯
當日的四人車,今天已變成六人車。

歷史明明擺在眼前,
只能是數以千萬計的人也記錯吧?
但一切旁枝證據,令事件更顯詭異!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現實?
甚麼才是真正可靠、永恆不變?

事不宜遲!進入《曼德拉效應系列》,
我們會為全人類提供答案。

YouTube影片: 《曼德拉效應系列 02》預告









今次重點推介: 
曼德拉效應專輯7:甘迺迪被暗殺時車上有多少人?
曼德拉效應專輯12:自由神像位置的改動
==================
YouTube: 曼德拉效應系列(二)全片



資料來源:
2012 榮耀盼望 vol. 383 ── 「星際啟示錄」的第三部份(39)

相關文章:
曼德拉效應(二)前言-時空穿梭的產物
曼德拉效應專輯7:甘迺迪被暗殺時車上有多少人?
曼德拉效應專輯 8:Mandela Effect與911事件的變動
曼德拉效應專輯9︰記憶混亂與時間的始末
約瑟民眾預備全地出現的屬靈饑荒
曼德拉效應專輯10:阿森一族與「殘餘現象」
曼德拉效應專輯11:《聖經》英王欽定本King James version 被改過的字
曼德拉效應專輯12:自由神像位置的改動
曼德拉效應專輯13:曼德拉效應與共同信息潛藏的三個必有的共同因素
曼德拉效應專輯14:究竟是Coke Zero 還是Coca Cola Zero?
曼德拉效應專輯 15:究竟是 Johnny Walker 還是 Johnnie Walker?
曼德拉效應專輯16:國際電器品牌是Phillips 還是Philips
曼德拉效應專輯17︰究竟國際運動品牌Yonnex還是Yonex?
曼德拉效應專輯18︰究竟是Appollo 雪糕 還是Appolo 雪糕?
曼德拉效應專輯19:電影《星球大戰》的兩個改動
曼德拉效應專輯 20:汽車品牌富豪Volvo及福特Ford標誌的改動
曼德拉效應專輯21:歷史上法老面具的改動
曼德拉效應專輯22:「曼德拉效應」中兩種新舊記憶要並存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