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事奉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事奉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普世教會憑自己建立肉體的負擔

原來普世教會和基督徒,往往都是按著自己的私慾,憑空製造出眾多枷鎖,自己建立了很多肉體負擔,甚至混淆屬靈、屬血氣和屬魂的枷鎖。


肉體的軛和屬靈的軛分別
如一些佈道家,口稱為了神的緣故而帶領大型聚會,所謂為神不斷奮發及努力,但他們內裡所背負的枷鎖,其實源於虛榮心,就如聖經所說,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一切都是來自他們內裡肉體的枷鎖,並不是神賜予屬靈無私及犧牲的軛。

約翰一書 2:15-17
15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
16 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
17 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





無庸置疑,當今普世教會和事奉者,都是借屬靈的名字,去完成自己肉體需要所製造出來的枷鎖。其中一種軟弱,就是屬靈的懶惰,很多所謂事奉的牧師,都不會每星期努力預備一篇全新的信息,也不會有固定靈修的習慣。當他們出來事奉的時候,往往只是分享神學院所學的3年教材,分享完畢後,就會不斷重複這些資料,再沒有進深的研究,更沒有嶄新的啟示。

這種情況就源於他們自己肉體的枷鎖,因為他們在屬靈裡懶惰,不思長進,甚至將這些肉體的枷鎖,就是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變成全教會的負擔,帶領全教會一同背負這些無稽的枷鎖,一起繼續完成。

就如一些教會的執事,會嘗試建立出一些系統,如3年聘請方式,更換和解僱他們不滿意、不合乎他們宗派傳統及禮儀的牧師,以免日後有任何真正合乎聖經的新做法,會與他們的宗派傳統有抵觸,既然,每位新聘請的牧師,都僅僅只有3年合約,自然,新上任的牧師也只好對執事會唯命是從,不敢有半點違背傳統的新做法。




甚至,執事會將不斷聘請新牧師的做法,美其名稱為「是神的呼召(calling)」,是神不斷呼召新牧師取替上一任牧師,來參與他們的教會,所謂事奉神。歸根究底,他們只是藉著神的名字,不斷完成自己肉體的枷鎖,而屬靈裡,只是不思長進,不願意冒險跟隨神,這就是人在屬靈裡懶惰,最終演變成全教會一同背負這種屬肉體,並非來自神的枷鎖。

普世教會賣恩膏而維持事奉
此外,喜歡出賣屬靈恩賜賺錢、賺取虛名、喜歡出名的事奉者,同樣會為所謂的事奉而努力,奔波勞碌,熱心貢獻。可惜的是,他們其實根本不是來自神的呼召(calling),只不過是肉體的負擔,是情慾的枷鎖,是肉體的債。

所以,為何我們要分辨肉體的枷鎖和來自主耶穌屬靈的軛?因為不論是肉體的枷鎖,或是來自神的軛,它們都是一種負擔,會推動人不斷作出犧牲,但是,肉體的枷鎖,是滿足自己肉體和情慾的需要,是來自人私慾的需要所形成的枷鎖。

至於來自屬靈神賜予的軛和負擔,雖然都會讓人產生推動力,不斷作出犧牲,但最終,卻是為了完成神的託付,讓人打破人生的枷鎖、不斷成長,更似神的形象。

故此,現今我們可以看見,整個基督教界裡,豈不都如昔日的法利賽人一樣,喜歡藉著屬靈的名字,滿足自己肉體的枷鎖。而最快捷的方法,當然是由敬拜神、事奉神,變成拜金牛犢,讓金牛犢,即金錢帶領他們。

可是,當任何教會或事奉者,不斷出賣屬靈恩賜來賺錢,將詩歌、講道、神蹟及屬靈聚會,變成賺錢取利的商品,效法先知巴蘭貪愛不義之工價,以敬虔成為得利的門徑。他們還可以稱為基督教?他們還算是按真理而行,將福音完全免費地白白傳出去,叫人免費同得福音的好處?




馬太福音 11:28-30
28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29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30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總結
其實,他們只是一群自欺欺人、一生轉向敬拜金牛犢,一心欺騙神的人,他們為了逃避成長,時常美其名地將肉體的枷鎖,取替屬靈的軛,但從來都沒有放下及打破自己私慾的需要和重擔,也沒有背負起主耶穌給予的軛,為神不斷犧牲及躍進,最終,他們的結局也是枉過一生。 

相關文章:


參考連結:


普世事奉者不願意為神身敗名裂


日華牧師分析,為何神將Tav的使命、「2012榮耀盼望」信息,交予錫安教會,並且,於這短時間當中,以鋪天蓋地的方式,不斷印證錫安的身份,是神眼中的真命天子呢?神這樣看待錫安,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錫安所為神做到的,是其他教會絕對不能夠成就,亦絕對不能承受的使命。因為,對很多其他人而言,於信仰當中做到這種程度,是絕對的不值得。


普世事奉者只考慮有否本錢及成本效益,才選擇行真理。

當他們於過去,眼見錫安於神的帶領下,原來需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美麗誤會」,並且,要為信仰的緣故,身敗名裂,甚至被千夫所指,成為錫安的一員,於其他人眼中,就像是愚昧無知、被洗腦的代名詞一般,他們見證錫安這種生命的煎熬,就像是見證錫安的弟兄姊妹,爬上祭壇,為神獻上,被火燒盡一般。所以,對很多人而言,都會覺得做到這種程度,實在太不值得了。可是,正因這緣故,神才會用上歷史的龐大建築,去印證錫安,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才是一條受膏的必然路徑。

事實上,對很多牧師而言,就算他們知道錫安是來自神、是正確的,但是,他們也是不敢提、不敢說,以免遭受教會的壓力,甚至,假如因著認同錫安而惹上麻煩,這樣,就太不值得了。雖然,他們口說自己是神的僕人、神的愛奴、為神 捨命,然而,他們卻是連站在真理一邊的勇氣和行動也沒有。他們會盤算著,既然,自己還可以打理一間二、三十人、甚至二、三百人的教會,那麼,這就是他們的本錢,假如,教會因著認同錫安而分裂,他們就會變得一無所有,所以,他們著實沒有本錢作出選擇。

因此,於神的眼中,莫說要他們去行於神的時代計劃當中,這將會為他們帶來一連串「美麗的誤會」。就算只是要他們憑良心,站於行真理的教會身旁,認同他們是神的帶領,他們就已經不願意,覺得不值得,可想而知,這與我們的對比程度有多大?

所以,簡單而言,於香港,大部分的牧師,其實,也是極之現實,他們不會理會有沒有神、不會理會事情的對與錯,他們只會考慮,自己有否本錢去做,並且,這樣做的話,是否有著數,是否會帶來成本效益。

他們將福音無限量稀釋,變成社會福音。

所以, 既然,以成本效益計算的話,以最少本錢達至最大效果,得到最多認同的話,那麼,有甚麼好得過,將神的話語、將福音無限量稀釋,變成社會福音,不斷強調神的慈愛、包容,而不提要為罪為義為審判去責備自己。

他們將福音成為大家的心靈寄托,你好、我好,甚至,將所有聖靈的工作,也看為是來自魔鬼,並且,他們堅持,世界上,已經再沒有神蹟、沒有恩賜運作,那麼,他們就可以繼續用教會搶佔道德高地,繼而成為他們得利、養生的門徑。而假如於過程中,甚至可以名利雙收的話,那麼,就更錦上添花了。

錫安教會:只要是神的帶領,就一定全力去做!

然而,大家亦會明白到,這絕不會是日華牧師與及錫安對信仰的態度,於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我們是否有本錢去做,而是這件事情、這個動勢、這篇分享,是否神的帶領,要我們去做。假如是神帶領的話,全教會就一定全力去做、甚至會遇到很大的阻力、身敗名裂,我們也會去做。事實上,於神所印證錫安定命,4794的開始,就已經是面對身敗名裂選擇的「雙氧水事件」了。於當時,明天教會是否存在,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議題。

然而,錫安豈不是繼續的堅持下去,直到今天?原因,我們的人生,不是為著吃、喝、玩樂而生存。大家可以想想,聖經豈不是叫我們將身體獻上,當作獻予神的活祭?聖經豈不是叫我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聖經豈不是教導我們,得著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唯有為神失掉生命的,才會得著生命?

神要我們於兩難之間,選擇放棄香港人的現實。

因此,當這樣對照的時候,大家就會明白到,其他牧師是以一個何等不同的態度,去對待信仰,莫說要他們為神失喪生命,假如成本效益低的話,他們已經覺得不值得、已經不去做、不願意付出代價。

然而,大家是香港人,就會明白到,計算成本效益,一向是香港人的專長。所以,對這些牧師、這些教會而言,又是合理的,因為,他們與其他香港人一樣,都是要面對人生的現實,都是要生活、都是要吃飯、都是要面對他們眾多的憂慮、都是要繼續維持他們的明天,這就是他們對信仰,甚至對信心的態度,就是他們選擇活得如外邦人一般,有信仰與無信仰,根本沒有分別。

但錫安從開始教會以來,神帶領我們的方向,就是要願意放棄現實中的所有利益及前途,就是我們於兩難之間,選擇放棄現實,不再依依不捨。


也就是說,要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以神的話語行先,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放棄我們可以於現實當中存在去交換,唯有做到這種程度,神才會給予我們超現實的信息及能力。

以錫安是異端、邪教,作為他們於信仰上一塌糊塗的掩飾。

所以,當我們越行到後期,於雙氧水事件後,我們經歷一次又一次,美麗誤會的考驗,就是於一生當中,我們不斷的選擇捨棄現實,但結果,我們卻是擁有更多來自神的超現實,而同時間,我們與其他教會的距離,也就是越拉越遠。

亦由於這個距離越來越遠,因此,他們就更不願意承認我們所能做到的事是來自神的,因為,假如他們承認的話,就只會顯得他們是一事無成,甚至於信仰上,是一塌糊塗。因此,他們只會說,錫安是異端、是邪教,那麼,他們就不用再作任何解釋了。然而,當我們越到後期,豈不越是發現,神對所有人類的考驗,其實,亦是這個考驗,就是考驗我們會否願意為神捨棄生命,從而得著生命,讓我們可以全面地進到天國當中。

因為,由主耶穌時代開始,天國,已經是一個存在的事實。但可惜,很多人介懷自己所活著的現實,而不去迎接天國這個事實。


但錫安在這33年當中,我們卻願意去迎接天國。而當中,卻是藉著承擔眾多的考驗,去讓天國臨到我們。
天國不會臨到與錫安行相反方向,

死命抓住現實世界的人身上!


但相對,這就解釋到,天國沒有臨到其他教會的原因,當他們與錫安行相反的方向,繼續死命抓住這個現實的世界,那麼,天國當然不會臨到他們。所以,到了今天,我們終於明白到,為何神一直的考驗我們,甚至像是被世界的現實所遺棄一般。原因,唯有做到這種程度,天國才會臨到我們身上。

事實上,聖經亦一早已經提及到,當我們願意進入天國的時候,首先,就是要學習因著跟從神的緣故,要放棄父母、妻子、兒女、房屋及田地。當我們今日回看的時候,我們就會認知到,其實,這個讓很多基督徒甚至牧師也接受不了的標準,其實,亦只是信仰的初階。神給予我們的塑造,豈僅此而已?



錫安教會帶著喜樂和甘心樂意,穿越一連串美麗的誤會。
換來鋪天蓋地的共同信息,印證我們於時間中的絕對存在。


神對我們真正的塑造、真正的帶領,就是從放棄父母、妻子、兒女、房屋及田地開始,神不僅以真理去洗淨我們,要從一個普通人的身份、普通人的內涵,塑造成為屬靈人、成為神家中的祭司。


並且,要分享神的時代信息,一篇也不偏差,於當中,更是要穿越一連串美麗的誤會,期間,更是要帶著喜樂、帶著甘心樂意,一次又一次的,將生命成為活祭燒掉。這才是行到極致的程度。

亦因此,神的天國臨到我們,而不是其他教會當中,神用上歷史的龐大建設、用上各種鋪天蓋地的方式去證明我們是時間中的絕對存在,一方面,是印證我們行走於正路當中,而另一方面,是要鼓勵我們,繼續於這個方向當中走下去。


小結:

現時,已經是末世,對於很多人而言,信仰從來也是無跡可尋。然而,神如此的印證,就是讓所有人知道,信仰,其實是有跡可尋,而錫安,將會是世上所有願意跟從神、願意行天國道的人的榜樣和寫照。


相關影片:錫安教會主日信息 ── 萬物定理答問篇(8)普世事奉者不願意為神身敗名裂


相關文章:
萬物定理答問篇(8)-時間中的真命天子
美麗誤會的祭物與主的再來
美麗誤會是獻給神的馨香祭物
近代基督教巴蘭事奉的源頭
歷史和先知預言明證錫安教會的存在

Ziondaily:
2012 榮耀盼望 vol. 433 ── 「星際啟示錄」的第三部份(89)


曼德拉效應專輯74:《聖經》消失,外院的信仰初階















現時,《聖經》的離奇變動及被修改的地方,幾乎全是針對現時的「巴蘭」。《聖經》消失,意味著神挪走「事奉者的杖」和「新婦的杖」,人們將只能停留在信仰初階。


【前言—恩典時期的終結】
上集「曼德拉效應專輯73」,日華牧師已分享到撒但受制於時間流裡,所以,神做的曼德拉效應,必定比撒但多。今集「曼德拉效應專輯74」,將會更進深分析,《聖經》英王欽定本被改寫所帶來的影響。

現在,我們明白英王欽定本於曼德拉效應下,已經出現眾多轉變,被改寫得千瘡百孔。這是要應驗《阿摩司書》的預言,於末後日子,神收回祂的恩典,即收回祂的話語,即使人們想尋求神,也不會尋見。所以,《聖經》出現的曼德拉效應,是神所做,多於撒但所能夠做到。這亦應驗《撒迦利亞書》的預言,於末後日子,新婦的鑄模完成後,新婦將會被提。換言之,神真正的聖殿,即教會將會完成建造,神會收貨,聖所和至聖所被提,只留下外院給予沒有資格被提的人,讓他們迎接末後的七年大災難。


【祭司的事奉︰金燈臺借火點燃銅祭壇及金香爐】
66卷《聖經》,是神的話語,也是神的金燈臺。聖殿中,祭司的事奉工作,是於金燈臺借火,為百姓的獻祭,點燃銅祭壇上的祭牲,或於金燈臺借火,點燃金香爐,讓大祭司可以進入至聖所面見神。這代表著,新約教會的事奉者,是從《聖經》這個金燈臺,領受神話語的真理亮光,分享給會眾,教導他們如何將自己的人生奉獻給神,並藉著神的話語,讓他們成長,可以成為神家中的大祭司,進到至聖所面見神。

於早前的「栽在溪水旁」分享,日華牧師提及,舊約裡,只有利未支派中頭生的,才有資格成為祭司,比例上,每130個以色列人,只有一人可以成為祭司,而且還有其他條件,包括:滿30歲以上的男性、沒有殘疾等。新約時代也一樣,過百的基督徒,才有一人可以成為神眼中的事奉者。

末後日子,當聖所及至聖所被提,神家中的祭司亦會一併被提,到達諸長子共聚的總會,應驗希伯來書12章22-23節:「你們乃是來到錫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裏有千萬的天使,有名錄在天上諸長子之會所共聚的總會,有審判眾人的神和被成全之義人的靈魂…… 」


【聖所及至聖所被提,剩下外院】
神家中的祭司分為兩批,第一批是以色列人的祭司,第二批是外邦基督徒的祭司,即教會。以色列人的祭司,是指信主的以色列人,代表外院四枝燈臺的其中兩枝,這一點稍後會詳細分享。於末後日子,不單聖所及至聖所會被提,所有合資格的新婦、童女及賓客也會一同被提。但假如《聖經》仍然存留在地上,人們面對大災難的審判,痛苦流淚悔改、歸向神的時候,就可以藉著《聖經》漸漸成長,重拾日華牧師所提及平信徒的杖,甚至是事奉者和新婦的杖。因為66卷《聖經》就是神話語的金燈臺,蘊藏神的權能和無窮的力量,能夠點燃所有基督徒的信仰。


所以,於七年大災難時,世界將要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光景,就是神會慢慢收起事奉者及新婦的杖,即收起祂的話語,應驗《撒迦利亞書》所預言,聖殿被收貨的景況。這意味著再沒有人可以成為祭司供職事奉,沒有至聖所,就更不會有大祭司。直到聖所及至聖所被提後,只餘下外院給所有人渡過餘下的1,260日,即三年半大災難,即是餘下兩枝燈臺、銅祭壇與及洗濯盆三種家具,代表以色列人及平信徒的信仰初階。


【外院形態信仰的初階—四枝燈臺、銅祭壇、洗濯盆】
早前的信息曾提及,以色列人的信仰是銅祭壇代表的因信稱義,因為他們還未相信主耶穌,信仰極其量只到達銅祭壇,而新約信徒可以更進一步到達洗濯盆,就是受洗歸入基督的名下, 這是外院所代表的基本信仰。

我們現在看見,神藉著七年大災難收回祂的話語、收回《聖經》。換言之,他們到達外院的基本信仰,已經行人止步,無法再進到聖所及至聖所的領域。《聖經》出現的曼德拉現象正是預告,神藉著曼德拉效應,收回祂的話語,讓人無法從《聖經》尋著真理亮光,世界即將進到被提和大災難的時間,已經逼在眉睫。

此外,聖殿的外院除了有銅祭壇及洗濯盆,還有四枝燈臺。當發生馬他提亞事件,添加了修殿節後,這件家具才出現,就是修殿節所燃點,高75呎、以舊祭司袍作為燈芯的燈臺。修殿節的出現,是神默許的。約翰福音記載,主耶穌於修殿節行了相應的神蹟,說明這是神設立的節期。過往的信息解釋過 ,這四枝燈臺代表外院的四批人,包括:以色列祭司、以色列會眾、基督徒祭司及基督徒會眾。

祭司的工作,是於聖殿的金燈臺借火,到外院為百姓點燃銅祭壇的祭物,所以,外院也有祭司。 當聖殿被提,外院四枝燈臺中,預表以色列祭司及基督徒事奉者的燈臺,也會一併被提,只留下代表以色列會眾及基督徒平信徒的兩枝燈臺,就是啟示錄所提及,於世界之主面前的兩棵橄欖樹和兩個燈臺。
啟示錄11:1-4
有一根葦子賜給我,當作量度的杖;且有話說:「起來!將神的殿和祭壇,並在殿中禮拜的人都量一量。只是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因為這是給了外邦人的;他們要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 我要使我那兩個見證人,穿著毛衣,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
他們就是那兩棵橄欖樹,兩個燈臺,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

【小結】
現時,我們已經看見,神藉著曼德拉效應,逐步收回祂的話語,《聖經》亦被改寫得體無完膚。當進一步,聖所及至聖所都被提後,最後的1,260日,就只餘下外院。所以,如日華牧師所分享,毛衣人的信仰只是平信徒的信仰初階,於三年半大災難中,已經沒有《聖經》成為他們的金燈臺,神留下的就是這套「2012信息」,成為他們渡過大災難的明燈。


更多內容︰
2012 榮耀盼望 vol. 388 ── 「星際啟示錄」的第三部份(44)
曼德拉效應(七)前言-動搖歷史、推向終結







【補充︰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Mandela Effect? 】
「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 是指一些人、事、物件的現實狀況,與大部分人的記憶印象不相符,但凡出現這個現象,就稱為「曼德拉效應」。 這效應名字的由來,是來自有關前任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實際個案,正如現實所見,他於2013年離世。但是,原來早於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他清楚記得,曼德拉於80年代的時候,經已在監獄中離世。提出的人能夠陳述當年自己看過的報道、葬禮的電視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 當這個說法提出後,竟然得到大量網民回應,表示有相同記憶。從此,當現實與人們的集體記憶出現不相符,就會被標籤為「曼德拉效應」。





資料來源:.2010-2012恩膏引擎全力開動!!:曼德拉效應專輯74:《聖經》消失,外院的信仰初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