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iverflowing09.blogspot.hk/2016/11/Occupationaldisease.html
職業病
取決於消極的工作態度.麻木
實在,麻木是一種消極的工作態度,漸漸形成我們常說的「職業病」。所以,先為大家試以兩個常見的行業作為例子,理解麻木的態度將如何影響成品的質素。
試以出版一本小說為例,小說作者對創作是充滿熱情,過程中必定滿是期待,更希望作品到達讀者手裡,能夠深深打動他們。
負責排版的工人如果所持的是相反反應,就是他雖將小說從頭到尾看了一次,並且完全知道當中的精彩情節,可是這位工人可能連半點感動也沒有,甚至會心裡想:「一切只是虛構劇情,我不需要付出任何感情,閱讀它只是浪費時間、購買的人只是浪費金錢,因為作者只是為了賺錢!」
正如西醫般,也有這種常犯的職業病,往往會將病人看作是一堆骨頭加上肌肉和脂肪的物件。對病人的慘況和痛楚,完全沒有半點同情和感覺,甚至認為病人只是物件,而不是人類,久而久之,這種態度就會導致醫療事故,出現人為過失而醫壞人,甚至醫死人,他們對於決定病人的生與死,已經視為一件平常事。
部分醫生支持所謂安樂死,不就已表明完全失卻對病人最基本的尊重。要知道人類並非他創造,而是由神所創造,即使他能夠看見人類的身體結構,但並不代表他知道人類的全部,亦無法看見人的思想、感情、人際關係、信仰、理想、工作和前途。
顯然,他們將工作已視為一項毫無感情的苦差,或是工廠流水作業的動作,甚至有如一個機械人,只是例行工作。
編曲者的通病
同樣地,編曲部同工的事奉態度,尤其對他們而言,一切只是虛構意境和故事情節,甚至現實中根本沒有真正的現場感,因為所有樂器和人聲,都是錄音室裡分別錄製。現實中從來沒有真正的樂器和人聲定位,一切都只是編曲者以電腦程式製作,所以,編曲者可能會產生小說排版工人的所謂「職業病」。
所以,編曲者只會聯想到一切都是電腦程式,不單沒有絲毫或半點感動,雖然所有聽眾都因為美妙編曲及歌曲的現場感而被感動,但編曲者本身知道整首歌是如何編排出來,就自以為這是歌曲所隱藏的一切,卻是大錯特錯,同樣是以非常偏頗和不全面的角度,去看待音樂對人類的主觀情感,從未因自己的成品而動容,甚至覺得聽眾被愚弄,竟感動於虛構的意境情節及人造現場感,是不折不扣的傻瓜。
如果編曲者已經麻木的話,就會變得嘩眾取寵,失去原作品的特色,這亦是很多時候,為何編曲人員不一定能創作動聽詩歌的原因,甚至會扭曲作曲或填詞者的原意,沒有將原作者的原意加入詩歌編曲中,即是所謂的自把自為。
要知道,正如一位排版工人,是完全沒有權利修改小說中任何一個字,當然,編曲者亦沒有權利強行修改原作者的原意,改為自己喜好的曲風。又或是因為以往太多同類作品,編曲者就強行在歌曲中加入與主旋律格格不入,但卻突顯個人獨特風格的前奏或過門,最後,將作品變得不倫不類,白白浪費作曲和填詞者的一番心血。
錫安新歌
創作出一首又一首感動人心的詩歌
錫安教會所創作的錫安新歌,當中所引發的音樂動勢是神所賜予,梁日華牧師早已向作曲的的弟兄姊妹及編曲同工作出正確態度的指引,不但詩歌編製得悅耳動聽、音色優美,最重要的,是歌曲對人內裡靈與魂所產生的效應,歌曲意境和故事可能是虛構,但卻可以傳達出作曲者的心境和熱情,為人帶來共鳴、反思和感動。要知道,正如一位排版工人,是完全沒有權利修改小說中任何一個字,當然,編曲者亦沒有權利強行修改原作者的原意,改為自己喜好的曲風。又或是因為以往太多同類作品,編曲者就強行在歌曲中加入與主旋律格格不入,但卻突顯個人獨特風格的前奏或過門,最後,將作品變得不倫不類,白白浪費作曲和填詞者的一番心血。
錫安新歌
創作出一首又一首感動人心的詩歌
故此,早年錫安新歌裡會加入一些音效或配音,增加詩歌能夠製造的意境,並加入能夠令聽眾產生共鳴的故事情節。不但帶出歌曲意境或故事,人們經錫安劍耳機收聽後,更能夠聽見編曲者經由電腦於錫安新歌編入的定位、現場感、空間感、立體感及優美音色,而驚歎不已,試舉以下例子︰
「529 漫天星月時刻轉動」
營造出郊野星月夜間的意境,讓人彷彿置身大自然、在晚間躺臥在青草地上,因著漫天星月和大自然的奇妙,而驚歎神創造的偉大。
「582 來聚集讚美」
加入了旁白和歡呼聲,令聽眾猶如置身大型敬拜讚美的聚會中,與眾人一同歡呼。
「627 上帝!請祢指引」
加入了從前姊妹在尖沙咀鐘樓和天星碼頭傳福音的情節,配合海浪泊岸聲、鐘樓鐘聲、渡輪鳴笛聲,以及傳福音者和被傳者的旁白,令聽眾產生傳福音和被傳者的共鳴和回憶。
藉電腦程式編寫而成的詩歌,雖然看似一切都是虛構,但因著歌曲對人心所產生的共鳴,真正表達創作者的心境,不但感動人心,甚至改變歷史;正如一本精彩絕倫、盪氣迴腸、感人肺腑的小說般。
歌曲是一個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