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10 Set 10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10 Set 10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一分鐘運動」補充



  • 甚麼時候須一天做兩次「一分鐘運動」?
  • 如無法做到掌上壓動作,可如何進行「一分鐘運動」?
  • 當天若進行「10 set 10下」健身,還須進行「一分鐘運動」嗎?

2020年10月11日的主日信息中,日華牧師為大家分享到,如何藉著每朝一次的「一分鐘運動」,以三套動作,令身體全日產生後燃效應,令新陳代謝加速,達至減肥和消脂的效果。


「一分鐘運動」的意思,是要在一分鐘內,完成三個動作。

第一個動作:「波比跳」
首先,我們要站立,然後蹲下(痞低),將雙手撐在地上,雙腳向後伸直,當雙腳向後伸直時,要做一次掌上壓,做完後,雙腳要縮回蹲下(痞低)的動作,再伸高雙手跳起。

如此類推,再蹲下(痞低)做掌上壓,然後縮回腳再跳起,循環三次。

謹記,以上動作必須連貫,中間盡可能不要有任何停頓。

第二個動作:手掌按在地上原地跑步,然後,雙腳如跑步般,快速輪流前後伸縮。

第三個動作:原地紮馬式彈跳,謹記,做這個動作時,要收緊腹部的肌肉。

就如早前的精華短片已提到,基本上,每朝只需要做一次「一分鐘運動」,就已經很足夠了。

1) 進行兩次「一分鐘運動」的原則

除非,三個動作裡,你連同第一個動作波比跳的掌上壓在內,都能夠輕鬆又完整地,在一分鐘內完成十下。你才需要考慮是否再重複一次「一分鐘運動」,以加強身體的後燃效應,否則,大家是不需要在一天內,進行兩次「一分鐘運動」。


2) 不應勉強加入掌上壓動作

再次提醒大家,各人應量力而為,並留意自己的體能狀況,不應該勉強,以免導致身體受傷。

意思是,大家剛開始做這個運動時,最好是先做三下,且不需要加入掌上壓的動作,先看看自己的身體,能否做到,以及是否可以輕鬆完成。

將上述做法重複最少三天,仍感覺自己能夠完全應付,也沒有出現長時間喘氣和心跳加速,才可以增加每個動作的一下,由三下變為四下。如此類推,循序漸進地加至十下,當十下都能夠輕鬆完成,才考慮加入掌上壓的動作。


仰臥起坐輔助器助你輕鬆完成掌上壓的動作

然而,對於部份以往少做運動、肌肉較少的肢體而言,即使你已經能夠輕鬆做到十下動作,但是,可能也會發現,一旦開始加入掌上壓,就完全無法應付,原因,是你的上肢肌肉實在太弱,或是自己的身體太重,無法負擔。這時,大家可以考慮購入圖中的工具,輔助自己輕鬆完成掌上壓的動作。

這一類輔助健身器材,本來是輔助人進行仰臥起坐,但日華牧師發現,這種器材,還可以幫助無法做到掌上壓的肢體,更完整地完成「一分鐘運動」。



方法非常簡單!

首先,將瑜伽墊放在地上,然後,將健身輔助器放在前方。
接著,拉出鎖在兩個活動橫杆的鐵柱,讓活動橫杆升至最高,然後再插入鐵柱的孔位內。

預備好,就可以開始正常地做一分鐘動作,當做到掌上壓的動作時,可以將胸口壓在器材中間,即兩個有軟墊的活動橫杆上,然後將身體向下壓,如做掌上壓般,因為有彈簧托著,兩個活動橫杆就會將我們的身體向上推,如此,我們就可以靠著這器材,輕鬆完成掌上壓的動作。


所以,如果你以往少做運動、肌肉較少,在輕鬆完成十下後,仍無法應付掌上壓的動作,那麼,你就可以考慮購入上述工具,輔助自己輕鬆完成掌上壓的動作。

在淘寶網購入,大約只需要一百多元港幣。

另外,教會很多肢體,都參與了健身運動群組 Zion Health Engineering ZHE。當中,經已教導大家,開始每星期做一套「10 set 10下」的健身運動。


在此,日華牧師提醒,假如當天你會進行「10 set 10下」的健身運動,那麼,當天的上午,你就不需要再進行「一分鐘運動」

因為,「10 set 10下」的健身運動,已經能夠令大家產生當天所需的全日後燃效應,燃燒身體內的脂肪,所以,不需要再額外進行「一分鐘運動」,以免身體負荷過重。


【本文重點整理】

-進行兩次「一分鐘運動」的原則是能夠輕鬆又完整地,在一分鐘內完成十下連同第一個動作波比跳的掌上壓在內,否則不需要在一天內,進行兩次「一分鐘運動」。

-剛開始做這運動時,最好先做三下,且不需要加入掌上壓的動作,當十下都能夠輕鬆完成,才考慮加入掌上壓的動作。

-仰臥起坐輔助器助你輕鬆完成掌上壓的動作。

-「10 set 10下」的健身運動,能夠令大家產生當天所需的全日後燃效應,燃燒身體內的脂肪,不需再額外進行「一分鐘運動」,以免身體負荷過重。


相關文章:

Ziondaily:

 

 資料來源:

https://riverflowing09.blogspot.com/2020/11/1minute.exercise.html

燃燒卡路里與燃燒脂肪量


【如何能有效燃燒卡路里與脂肪量?】
  • 帶氧運動利用身體一開始不適應,而大量燃燒卡路里。當身體調節後,效能會相應減少。
  • 負重訓練使心肺功能不斷交替「爆發、靜止」,產生更大後燃效應,令身體不斷燃燒卡路里。
  • 而一分鐘運動介乎帶氧運動及健身運動之間,只需三個動作,足以產生後燃效應。
燃燒卡路里與燃燒脂肪量的原理

於分享一分鐘運動中,日華牧師分享了不同種類的運動,對於身體燃燒脂肪果效上的不同。原理,就是當我們做運動的時候,身體會因為突然之間的勞動,需要燃燒卡路里和體內的脂肪,去應付這突如其來的運動量。

然而,不同類型的運動,會對身體產生不同的訊號,導致身體作出不同的燒脂反應來應對。相對於踩單車的帶氧運動,與及舉重訓練的靜態運動,一分鐘運動的三個動作,其實,是介乎於兩者中間的有效運動方式。


舉例,對於踩單車方式的帶氧運動而言,當開始踩單車的時候,身體就會產生反應,為了完成踩單車的動作,而不斷要燃燒卡路里作為燃料,這就是一般人希望以帶氧運動去減肥的概念。

然而,這種運動方式會有一個問題,例如,這名單車愛好者,每天也會踩一小時單車。當這個人剛剛開始踩單車時,由於身體覺得不適應,因而會大量燃燒卡路里。然而,同一個人,當每天也踩一小時單車的話,身體慢慢就會適應而作出調節,以免身體的脂肪,被大量消耗。也就是說,同一段路程,當每天踩的時候,能夠燃燒卡路里的效能,就會相應地減少。

然而,你總不能不斷提高踩單車的時間、速度與及里數,無止境地增加強度,由每天踩10公里單車,變成踩100公里,甚至200公里,讓身體再次強制性地不適應,因而再次大量消耗卡路里,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因此,更多人會選擇每天習慣性只踩一小時單車,那麼,身體的燒脂效能,就會慢慢下降。所以,帶氧運動燃燒卡路里的數式,我們可以這樣假設和理解,

例如:我們踩一小時單車,所燃燒的卡路里是1,000,而這1,000卡路里中,有500卡路里是燃燒脂肪,另外500卡路里是燃燒葡萄糖。當我們的心肺功能,習慣了這種強度的訓練後,到了下星期繼續進行的時候,由於身體機能已越來越有效應對這種運動,與及越來越習慣,那麼,一小時踩單車所燃燒的卡路里,就會由1,000,變成800,再下一個星期繼續進行的時候,甚至最終會變成500卡路里。而最後所燃燒的卡路里中,仍然有50%是脂肪、50%是葡萄糖,因此,到後期,身體只會燃燒250卡路里的脂肪。當踩完單車,身體靜止、心肺功能平復後,燃燒脂肪的反應亦會停止。


但相對地,同樣是一小時運動,假如換成健身舉重,或是某些其他運動,最終,卻可以燃燒5,000卡路里,即使燃燒脂肪的百份比,不如踩單車的50%,而是會跌至45%,但總量,也會有2,250卡路里的脂肪,遠遠超過踩單車的250卡路里。

後燃效應After Burn Effect
然而,為何會出現這種有趣的情況呢?原因,就是上一個精華短片(VO)所提及的「後燃效應」After Burn Effect

原因,健身的負重訓練,會令心肺功能突然間爆發,讓身體可以舉重。之後,靜止,再之後,又突然爆發舉重。這種不斷交替的爆發、靜止、爆發、靜止,會令身體需要不斷燃燒卡路里去應對,甚至乎,當身體完成舉重訓練後,一整天的時間裡,身體也會繼續燃燒卡路里,因為,身體以為隨時也要去舉重、隨時也要應付超負荷,這就是後燃效應。

這個效應,不會出現在踩單車等帶氧運動,最多只會出現在開始踩單車的第一個星期,身體因著尚未適應而產生後燃效應。當身體適應,這種現象就會消失,之後,每一次踩完單車、運動停止,身體就會平復下來,不會再額外燃燒卡路里。

但對比舉重訓練後,一整天也會燃燒卡路里,亦因此,一整天計算下來,所燃燒的卡路里,就會比踩單車多5倍。然而,於數式上,負重訓練還有一個優勢,能夠燃燒更多卡路里。

正如之前所提及,踩單車等帶氧運動,基本上,所添加的訓練強度,不可能以倍數增加,無論是速度、時間或距離,都不能大幅度提升。健身卻不同,即使舉啞鈴的次數不變,隨著身體適應,啞鈴的重量也可以不斷增加,導致身體的負荷,是有增無減,亦因此,總體的燃燒脂肪量,也可以由5,000卡路里,進展至7,000,甚至10,000。假如燃燒脂肪的百份比,仍是45%的話,也就燃燒了4,500卡路里。所以,5,000卡路里,只是起點,隨著訓練強度增大,所燃燒的卡路里就會更多。

可是,對於踩單車而言,即使所踩的時間一樣,但隨著時日,燃燒的卡路里卻會下降,因為,身體會不斷尋找方法更節省資源,也就是限制自己,以不燃燒卡路里的方式,去完成同一件事情。亦因此,身體會作出調節,令心肺功能不升反降、不斷萎縮。

但另一邊的健身阻力訓練,隨著訓練的強度增加,不單能夠即時提高燃燒卡路里的數字,後燃效應亦會更為加劇。所以,當我們做「10 Set 10下」的阻力訓練時,假如做得劇烈的話,每一下,也要大聲喊出來,甚至乎,第二天身體會痛得喊救命,需要數天時間恢復,原因,正正就是劇烈的後燃效應。


而介乎帶氧運動及健身運動之間,就有這三個動作。每天只需要一分鐘,卻足以產生後燃效應。原因,當你以一分鐘時間,完成這三個動作之後,你會覺得非常喘氣,這就是後燃效應的現象。

雖然,只是喘幾分鐘,然而,身體卻會因著這突如其來的劇烈運動,而不斷無止境地燃燒卡路里來應對。所以,雖然只是做了一分鐘運動,但卻會令身體在隨後一天,也不斷燃燒卡路里。

而其他帶氧運動,如踩一小時單車,就只會燃燒一小時的卡路里。明顯,這個一分鐘運動,對於燃燒卡路里的效能而言,必然比帶氧運動來得有效。

汽車引擎比喻
就好比一輛汽車,帶氧運動,就如汽車啟動引擎後,行車一分鐘,之後,就關掉汽車,所用的燃料,隨著引擎關掉,就會停止消耗。然而,一分鐘運動,就如汽車啟動引擎後,行車一分鐘。但之後,卻沒有關掉引擎,那麼,雖然車子已經停下來,沒有再行駛,表面,就像是靜止了。不過,由於沒有關掉引擎,因此,汽車仍會繼續消耗燃油。

也就是說,除了行車的一分鐘之外,餘下一整天的23小時59分鐘,汽車仍會繼續消耗燃油。這就是後燃效應所帶來的效果。然而,這裡亦順帶一提。

為何日華牧師教導我們做運動的時候,總是會提醒我們,要吃足夠的補充劑 Supplement 呢?
因為,剛才已提及,做運動時,身體所燃燒的卡路里,有一半,是脂肪,但有另一半,卻是萄葡糖。也就是說,讓身體可以運動的燃料,部份是來自身體的脂肪,而有部份,則是來自萄葡糖。

因此,大家可以看見,一些常做帶氧運動的人,身體偏瘦,原因,就是身體於運動時,燃燒脂肪之餘,亦燃燒了肌肉。假如換成有進食補充劑習慣的人,他們做健身運動,要燃燒5,000卡路里的時候,45%,即2,250卡路里是燃燒脂肪,餘下的2,750卡路里,就不是燃燒肌肉,而是燃燒了 Supplement。如此,當你持續做運動的時候,在脂肪減低之餘,肌肉卻不會不斷減少。所以,吃足夠 Supplement 才去健身,將會有更好的效果。


一分鐘運動
總括而言,於燃燒卡路里的層面上,由於帶氧運動沒有後燃效應,再加上身體會習慣訓練的強度,導致每小時的卡路里消耗,由1,000,減到500,最終,只會燃燒250卡路里,也就是50%的脂肪。

但對於一分鐘運動,或是健身舉重運動,最少,也可以消耗5,000卡路里,當中,45%,也就是2,250卡路里是燃燒脂肪。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隨著舉重的強度增加、重力增加,燃燒卡路里的強度,也會同樣增加。所以,對比之下,兩者可以相差十倍之多。再者,對比帶氧運動,令身體不斷適應如何用更節能的方法,去完成同樣的路程,令消脂的效能降低。

但對比健身運動,身體不單會不斷長肌肉,同時,身體也會習慣不斷擴展、擴張,而阻力訓練亦強調呼吸、恢復。

當身體爆發去舉重之後,卻只有20秒的休息,迫使身體一定要恢復過來,去應付下一組運動,自然會令身體下意識去鍛鍊血管變粗、神經線變粗、提高肌肉的密度、提升耐力。

也就是說,身體會設法改善自己、修復自己,為的,就是要提升身體的效能,直至能應付身體的超負荷。並且,由於是「10 Set 10下」,每一組要舉10次。

所以,身體就要作出適應和調節,迫令肌肉運作的阻力降低,盡可能去完成十下動作。原因,其實我們舉重的時候,將啞鈴舉起及放下的每一下,都會令肌肉伸展和收縮。然而,肌肉的伸展和收縮動作,本身是有阻力的。

因此,身體就要將串連肌肉與肌肉之間的脂肪,也燃燒了,將身體收縮的阻力,也一併除去,讓身體的效能可以發揮得更好。這就解釋了,為何肥胖的人,做任何動作,也會比其他人較為吃力呢?

原因,正是因為肥胖的人,身體滿是脂肪,每一下動作都伴隨著阻力。所以,我們可以看見,他們做運動時,每一下,也有著更大阻力,做得更為辛苦。因此,很短時間,他們就已經滿頭大汗,非常辛苦,正是這個原因。

資料來源: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

https://riverflowing09.blogspot.com/2020/10/calor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