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試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試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神設定察清真相的世界,來尋找如王者的新婦。

神設定察清真相的世界,來尋找如王者的新婦。


箴言二十五章二節: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神刻意地在自己創造的世界中隱藏秘密,成為謎題,世上只有擁有智慧的君王,才可以打開神隱藏的奧秘。但是,為何神要創造一個各方面都充滿謎題的世界呢?因為,神的目的就是令世界成為人類的試場!

越困難的試題,越能細分等級。

正如任何一間學校,都會設立考試制度,目的是挑戰每一位考生,有否努力學習課程的內容,並且藉著考試,將不同等級和程度的學生細緻地分別出來。越是困難的考試,越能夠細緻分辨學生的程度,例如︰一場簡單的考試,可能一半學生都能夠考取100分,在考取100分的學生之間,學校就無法分辨他們的差別。

但是,假如考試有很多題目,並且每條試題都不同難度,有一半是比較容易,只需學生稍為留心聽書和交足功課就可以全部答對合格,但另一半的試題難度,卻是每條都以幾何級數增加,這些越來越難的試題,目的就是在較優質的學生之間再細分等級。

當我們明白神創造世界的目的,是為人類製造一個考試場地,將全世界的人清楚界定不同等級,不合格的人就是非基督徒,合格的就是賓客,合格之中考取最好成績的就是新婦,次一等的優異生就可以成為童女。

每一代出現的精英在各個領域中,
都能發掘出神創世時已隱藏的自然定律和奧秘

現在,我們就會明白,為何神創造世界時,人類的智慧和知識都是由零開始,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特別是挪亞大洪水後,人類的文明、文化和科學,都是重新開始,對化學、物理、數學、天文、地理、建築、音樂、交通、通訊、經濟等知識,都是一無所知。

但人類歷史的進程中,每一代人都會出現一些出類拔萃的精英,在以上各個領域中發掘出神創世時已經隱藏,各種自然定律的奧秘,甚至發展出新技術和科技,令人類可以駕馭這些定律,將人類歷史推進一個又一個新里程。

電力
當人類發明了電力,人類社會各方面都會因為電力的支援,變成我們今天所見,以電力為發展基礎的現代化社會。

交通工具
當人類發明了各種交通工具,如火車、汽車、船和飛機,人類之間的距離就大大縮減,將運輸能力幾何級數上升。

貨幣
當人類發明了貨幣,人類的經濟活動就大幅增加,因為金錢的流通,大幅提升人類整體的財富。

科學和物理定律
當人類發現更多科學和物理定律,更加認識如何駕馭大自然的力量時,就反過來成為人類可以利用的力量,令人類不斷成長。

為何世上只有鳳毛麟角的天之驕子,
藉著發掘神所隱藏的定律和智慧,從而改變世界呢?

可是,能夠發現神所創造的定律,改變世界的人只佔極少數,可能只是百萬分之一,甚至億萬分之一,例如︰大科學家牛頓,以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等,他們的發現完全改變人類歷史,但史上只出現兩位達這種級數的人物。


又例如︰電腦界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 和蘋果公司創辦人Steve Jobs,綜觀整個人類歷史的電腦界,都沒有人可以比擬他們對世界的影響,他們絕對是鳳毛麟角的天之驕子。


因為神創造世界時,是刻意設計成試場,不單有一群合格的賓客,更要藉著超高難度的試題,挑選億萬人中只有一位的少撮精英,成為新婦,而能夠配合新婦一同完成這些試題的,就可以成為童女。


神所尋找的人,
在考試中能夠藉屬靈定律駕馭自然定律的新

然而,神在世上設定的最高定律,並非物質界定律,也不是經濟定律或政治定律,而是屬靈定律,因為屬靈定律是完全駕馭自然界定律。

假如有人能夠藉屬靈定律駕馭自然定律,他們就是神所尋找,億萬人中只有一位,能夠察清神隱藏謎題和奧秘的王者。這群屬靈王者,不單能夠在教會中行使神所賜予的一切神蹟和恩賜,更可以運用神的智慧和神的方法,以神的形象得著世人所羨慕的各種祝福,例如︰富足、成功、能力和權柄,向世人揭示神的榮耀。

神創造世界的目的,是要在億萬人中尋找一位新婦,與自己一同掌管萬有,所以,神創造的世界,只有最優秀的屬靈人才可以發掘出神隱藏的律。無法發掘神的律的人,他們的無知就成為神對他們的審判,正如考試的結果,既是不合格的劣等生的審判,同時也是優異生的最大獎勵。

長久享受神的祝福的方法……

並且,神所設計的律,不單屬靈的律,甚至世界自然定律,都是極之精細,卻隨伴極大能力,只有切心研究和努力花一生去尋找學習的人才可以駕馭。希望成功、得到美滿結局,當中並沒有任何捷徑或旁門左道,只有在各方面都最純全,以及最合乎聖經原則的人,才可以長久享受神的祝福,因為這就是擴大祝福的餅的原則。只有用神的方法,全面擴大人生祝福的餅,才是成功的唯一方法。


所以,我們可以作出以下總結︰

1) 神設計的世界,就是埋下眾多奧妙和謎題的地方,令人必須花心思努力搜尋,才可以找出當中的奧秘、得著成功,當中並沒有所謂的捷徑方法。


2) 神用隱藏奧秘的方式的原因,因為就如考試般,要將學生細緻分出不同等級,再獎勵各人,明顯,成為新婦的人,億萬人中只有一位,童女也是百萬人中才有一個,而真正可以上天堂的,一百人中也只有一個。

所以,我們絕不可以像其他無知的所謂基督徒或世人般,誤以為神既然是施恩典的神,就代表神的恩典和祝福是低賤和廉價,任何最詭詐、最愚昧、最懶惰的敗類都可以輕易上天堂,甚至得獎賞。

神在跟隨祂的人中,只會揀選最優質的精英級信徒,成為自己永恆的太太。所以,為何神將賢婦篇放在代表智慧的箴言結尾,因為這是最終極、最頂峰、最有智慧的意思,就是923信仰巔峰的意思。

相關文章:

人生進入一個尋找謎題的試場














誠然,神所設計的人生,就像一場考驗合格與否的考試,但遠比人類設計的任何考試都困難得多,因為一開始没有任何人知道這場人生考試考的是甚麼,並要自行尋找試題後準確作答。



神設計的人生
是一場尋找隱藏試題作答的試場 


現今世上大部分人,或許都曾經思考過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但是,他們思考的問題、答案和方向,都是完全錯誤,絕大部分人將數十年人生,甚至一生的光陰都浪費在無法得到答案的地方。


但要知道,神為全人類設計的人生,就如隱藏了試題的考試一樣,每一個人一出生,就彷彿失憶一樣,猶如一張白紙,沒有任何知識和記憶,連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都記不起。


這好比一場考生在考試之前完全不知道考試題目、內容和範圍的考試,甚至,考生進場時,根本不知道這是一場考試,只以為自己走進了公園,在公園內看見不同植物和動物,看見遊客在散步、閒談和說笑,看見小朋友在捉迷藏。


考生第一個難關和責任,就是要在公園般的試場中,自行尋找這場考試的題目,尋找試題在哪裡,尋找考試評分標準、尋找考試時間等,尋找和分辨答案的對錯,只回答正確的答案。因為這試場就像一個公園,其他閒著的人同樣不知道這公園的目的,考生就是要做到與別不同,即所謂「眾人皆醉我獨醒」。


“假如不是出生在基督教家庭,甚至不會知道世上存在一位創造主,設計了人生的試題。”


“假如出生在回教家庭,甚至,自小被灌輸基督教是錯誤的觀念,你能夠想像這場人生考試的難度會是如何。”


以上可能是大家的疑問,確實地,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發現人生充滿各種難題和挑戰,單單面對各階段的成長和環境轉變,已經需要被逼接受不同類形的挑戰,這些都不是我們可以自行選擇。


大部分人都不會有父母或長輩告知這是一場神設計的考試,大部分人都不會有人出現在面前,像老師般教導每一科人生考試的題目,並教導如何回答問題、如何考取高分。因為合格後不單成為賓客,取高分的話甚至能夠成為童女或新婦。

可是,假如不合格的話,就要面對永恆的地獄成為審判。每一個考生,連考試何時結束都不知道,因為每一個人的壽數都不一樣,沒有人會知道自己何時離世,也不會知道考試是十年後結束,又還是今天就結束。

延伸閱讀︰
生的考試題目.分別善惡樹》

當今只有錫安教會能尋找試題
並提供準確答案


身為錫安教會的一份子,只要願意努力學習和應考,就必定能夠得到令歷史上所有人,甚至所有先知偉人,都羨慕的身份 ── 就是成為時空穿梭與神同創的新婦。請閱︰《錫安教會在時間中是絕對存在(1)》及《錫安教會在時間中是絕對存在(2)

原因,我們能夠在一生中尋找到這所有神同在的教會,並且有一位牧者梁日華牧師,在過去33年不斷為我們尋找神的試題、提供準確答案,神亦以一日也不偏差的共同信息,印證這間教會,證明我們每一步都沒有偏離神的時代計劃。我們務要懂得排除萬難,收起一切不滿和埋怨,全心全意跟上神時代計劃的帶領。


委實,整個人類歷史,以至現今這世代,絕對沒有萬分之一的人,能夠擁有我們今天的福份,能夠有人完整及清晰地分析,有關神在整個人類歷史設下的試題,亦提供100%準確答案。

--------------------------------------

相關文章︰

人生如學生面對試場的考試

人生如學生面對試場的考試


日華牧師藉著曼德拉效應解釋了甚麼是人生。每一個人在世上,也看似擁有自由旨意,可以隨己意而活,但曼德拉效應令我們明白到,原來神早已設定和預計我們的人生軌跡,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現實場景,但可以尋找神的試題,並且努力作答,演好這些角色,在神預設的框架下取得滿分。

正因,
神早已設定和預計我們的人生軌跡,才會出現平行場景中,另一個世界的我們可以補拍一些片段。

例如︰英王詹姆士看似是選擇了為神翻譯聖經,但同一時間,神早已預備了另一個場景,令他翻譯的聖經出現第二個版本,就是我們現時所見,曼德拉效應下千瘡百孔的版本。

相關文章:

老師和學生於成長上的框架及軌跡不相同

假如一所學校是人生的縮影,我們的角色就像一名學生,多於一名老師。因為唯有學生,必須依循學校設下的軌跡和框架,才能夠成功。相對而言,老師的人生有著無限可能性,雖然老師和學生都要進入學校,但老師的角色與學生不同,即使老師向好的方面發展,他也有眾多未知選擇,除了選擇成為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也可以選擇成為系主任或校長,甚至隨時辭職,在考試局工作、寫教科書等。

老師的人生有著無限可能性,因為學校並沒有為老師如何生活和自處,設立成長的框架和軌跡,所以,當老師進入學校後,校長也無法估計他在30年後的成就。

但學生卻截然不同,如何在試場上成為一位好學生,已經不是他自己可以選擇不同的道路。因為在試場上取得好成績,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老師預備的試卷中考得滿分,他的責任就是跟從老師預設的軌跡和框架而執行,並且執行得最好。

學生無法走出老師預定的考試框架

所以,無論是10個、100個,甚至是1,000個考生,他們在試場上考得好成績的軌跡,亦只有一條,而這條軌跡,亦是老師早已預設。即使學生如何優越,都無法走出老師預定的考試框架,另覓一條成為好學生的道路,他無法在試卷上繪畫、將試卷撕碎成為拼圖、在試卷上稱讚老師,甚或改寫題目,按自己認識的範圍作答,這些行為都無法幫助他取得任何分數。

真正優越的學生,會為考試作出充分準備,提升自己的狀態去應考及作答,然而,學生得到滿分、學生的成功,老師是早已知道及計算得到。因為試卷是由老師草擬,包括問題數目、考試時間等,甚至滿分標準,亦是老師在學生進入試場前早已決定。所以,對學生而言,想在試場上取得成功、得著好成績,當然要符合老師為考試訂下的條件,最重要的是,不要誤解老師所出的試題,並且要依循老師訂下的考試規則及答題標準作答。

神隱藏試題成為謎題,唯有真正愛主才尋得見。

同樣,當我們每一個誕生於世,我們不是如老師進入學校般,相反是如學生進入學校般,整個世界、全人類歷史,就成了我們的試題。當我們進到這個龐大試場,用一生的時間去答題時,很多人甚至無法找出試題,即是,絕大部分人根本連自己為何生存在世,目的是甚麼都不知道,更不會知道自己的人生需要回答神設定的試題。因為人生的試題本身,已經是以謎題方式出現,這才能夠考起絕大部分人。

神就如學校的老師般,刻意將試題設計成謎題,讓真正愛主的一群、願意專心尋找神的人,才能夠尋得見,而這只是第一步。尋見後的下一步,就是不誤解試題,並且成功作答、取得滿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中眾多復興的領袖,我們豈不看見他們在歷史試場中,尋找出人生試題,並且成功作答嗎?例如︰馬丁路德在天主教背景下,尋找出「因信稱義」這條試題,並且在指定時間內作答,成立了信義會,開始其後500年的基督教復興之路。


其後浸信會、循道衛理會、五旬節聖潔會,到1948年的音樂詩歌復還、其後的神蹟醫治佈道運動等,當時帶領復興的領袖,並非人云亦云地度過一生,並非尋找上一次考試的試卷和答案,照抄一次,就說自己應該得滿分。相反,神隱藏試題成為謎題,唯有真正愛主,願意尋找試題的一群,才尋得見。


相關文章:
摩西會幕,大衛會幕,所羅門聖殿

我們無法改變現實場景,但可以演好這些角色,
在神預設的框架下取得滿分。

現在我們知道他們不單答題正確,並且是當時代的高材生,他們劃時代的舉動,有別於整個時代的所有人,所有面對這份試題的人,只有一個人能夠尋找出試題,並且答對,因此,在後世的眼中,甚至神的眼中,他們就是人生的真正贏家。

在神的設定下,每一個年代都有隱藏的試題,我們面對的所有場景,都是神特定給予我們這個世代的試題。我們無法改變現實場景,正如學生無法改變老師的試題。我們的責任,是在現實場景中尋找神的試題,並且努力作答,取得滿分。即是,這個現實場景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神獨特設計,讓我們擁有不同內涵、背景、家庭、社會文化和際遇。

小結:
因此,我們應該在這些不能夠改變的場景中,尋找神為我們設定的角色和定命,並且盡一生的光陰,演好這些角色,以及完成神交托我們的時代使命,就是在神預設的框架下取得滿分。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Mandela Effect?

「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 是指一些人、事、物件的現實狀況,與大部分人的記憶印象不相符,但凡出現這個現象,就稱為「曼德拉效應」。 這效應名字的由來,是來自有關前任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實際個案,正如現實所見,他於2013年離世。但是,原來早於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他清楚記得,曼德拉於80年代的時候,經已在監獄中離世。提出的人能夠陳述當年自己看過的報道、葬禮的電視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 當這個說法提出後,竟然得到大量網民回應,表示有相同記憶。從此,當現實與人們的集體記憶出現不相符,就會被標籤為「曼德拉效應」。

相關影片:《曼德拉效應系列》前導預告

相關及延伸文章:

Ziondaily:



被限制的人生試場-尋找寶藏的地圖

被限制的人生試場-尋找寶藏的地圖

人生就如學生面對試場考試,試題是無法更改,是神設定這個世界時,經已定下的遊戲規則和設定,讓世人在這個世界中,尋找及拆解一個接一個生命謎題,尋找生命最重要的寶藏。


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
全人類歷史,其實就是一個被共同限制的試場,在試場中尋找出寶藏地圖和寶藏,既然這是神預設隱藏的人生寶藏,自然亦預期不會有太多人尋見。

箴言25章2節
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

既然,巧妙地將事隱祕,是為了顯示神的榮耀,神就不會預期所有人都能夠輕易尋找到人生寶藏。


試想,為何神以「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顯示神隱祕事情的難度?神竟然以自己的面子和榮耀,與「將事隱祕」的刁鑽程度掛鉤,畫上等號?
顯然,當神決定刻意隱藏一些事物和真理,神會以「根本從來沒有人能夠發現」為榮,神看這是祂的榮耀。

換句話說,當神立意隱祕一些謎題時,世人往往會有一種錯誤概念,以為神是出於「責任」而做,以為神有責任隱祕謎題,更誤以為最終有很多人輕易發掘出這些秘密,解開謎題。

但正正相反,箴言25章2節的提示,神絕不是單單因為一種「責任」,而將真理的奧秘隱藏下來。神是擺上自己的面子及神的榮耀,預計神立意要隱祕的事情,世上根本沒有人可以發掘出來,絕對不會有人能夠尋找得到。

神賜予智慧給配得的王者
這就是尋找各樣奧秘的難度,神隱祕謎題時,往往是如此刁鑽及困難,縱使世人耗盡6,000年的人類歷史,也絕對沒有半點機會揭開謎題。除非,神授予一些人擁有「神級智慧」,令他們藉著與神同等級數的智慧,揭示神的奧秘、發現謎題的答案。
延伸閱讀:
察清聖經奧秘 獲得君尊榮耀

所以,箴言25章2節提示,世上唯有配得的王者,就是符合神的標準,擁有與神同等性情及智慧的人,神看他們如君王級數的人物,才有資格將事察清,顯出他們擁有被神認可的君王榮耀,成為能夠尋找到人生寶藏的人物。


所以,神預定全人類歷史,只有一個人或一小撮群體可以跑到最後,成為真命天子贏得這場人生考試,尋找到人生中最貴重的寶藏。始終,我們的人生並非一個人的試場,神設計整個人類歷史,是每一個人的試場,是一場人生競賽,得獎賞的人不會太多,贏得冠軍的往往也只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體。所以,每個人都必須拼盡全力、盡情參與,竭盡所能以一命換一命方式,為永生付代價。

哥林多前書 9:24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
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

延伸閱讀:
人生如考試
錫安教會32年信息進入試題

不容被改變的人生試場
人生是神為全人類歷史預設的人生試場,因此,人生試題必定是神所設計、被神嚴格規管,人並不能輕易改變或改動。甚至,即使現時出現了曼德拉效應,歷史被改動了,但人生試場仍然是不變,因為改動太大的話,就會破壞全人類歷史及其他人的試場,破壞神預設人生寶藏的地圖。

事實上,過往歷史裡,曾有人想改動神的標準和設定,但他們只會覺得人生苦短,每件事都不如人意,正所謂「頭頭碰著黑」,最後被環境、疾病、經歷帶入絕路。甚至,過往有無數基督徒或世人,按自己的意願、自私、情慾、懶惰或自把自為的劣性,企圖改動神的標準和試題,妥協及降低聖經準則,最終,人生總是錯失,未能贏得人生獎勵。因為人類歷史的試場,並非各人坐在自己的桌前應考,相反,每個人都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是各人獨特的考試環境。
延伸閱讀:
人生的真正目的是...
人生如學生面對試場的考試
神刻意使不配的人厭棄「謎題」

正如主耶穌也有祂自己獨自面對的舞台,錫安教會同樣也有獨特的舞台,人類歷史中,每一個人都總有各人自己的舞台,考驗各人在每個考試中的選擇,得到各人的分數。

雖然,我們會覺得人生試場是多姿多彩、千變萬化,但人本身早已被設定了指定限制,例如︰
歲數限制、人的出世背景限制、身體狀況限制、性別限制,甚至是各人興趣和夢想的限制,雖然人以為是自由,但在這一個被限制的試場中,其實世人從來都沒有自由,人所謂的自由,就是在神給予的多項選擇題(multiple choice)裡,考驗各人在生命裡的選擇和取向時,選取生命的答案。

因此,人生試場是被神預設,為全人類歷史設定,有指定限制,不允許作出改動,影響別人的考試。

正如整個人生藏寶地圖上,第一個尋找到及到達藏寶地圖上X標記的人,就是第一名,第二個尋找到的人就是第二名,如此類推,顯然,神刻意隱藏的人生試場裡,必定有分名次,而能夠將事察清的人,才擁有君王的榮耀。即使有人浪費時間,在藏寶地圖上四處亂走、枉過一生,神亦不會容許人更改地圖,妨礙別人尋找寶藏。

結語:
神在人生考試中設定了獎勵和寶藏,有人會以短淺眼光看待,期望在考試裡享盡人生,但真正擁有智慧的人會看見現實,知道這個人生設定,根本是為了考試,最終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永生寶藏等待我們。

膚淺地想享盡人生的人,絕對無法賺取永生,以及獲得永生的資格,因為我們只能夠以在世的日子和時間,在人生試場裡換取永生。

雅各書 1:12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
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

延伸閱讀:
曼德拉效應(30)前言 -人生隱藏試題

資料來源:
2012 榮耀盼望 vol. 413 ── 「星際啟示錄」的第三部份(69)
. 2010 - 2012 恩膏引擎全力開動!!:被限制的人生試場-尋找寶藏的地圖

人生如學生面對試場的考試

人生如學生面對試場的考試


   












日華牧師藉著曼德拉效應解釋了甚麼是人生。每一個人在世上,也看似擁有自由旨意,可以隨己意而活,但曼德拉效應令我們明白到,原來神早已設定和預計我們的人生軌跡,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現實場景,但可以尋找神的試題,並且努力作答,演好這些角色,在神預設的框架下取得滿分。

正因,
神早已設定和預計我們的人生軌跡,才會出現平行場景中,另一個世界的我們可以補拍一些片段。

例如︰英王詹姆士看似是選擇了為神翻譯聖經,但同一時間,神早已預備了另一個場景,令他翻譯的聖經出現第二個版本,就是我們現時所見,曼德拉效應下千瘡百孔的版本。

相關文章:

老師和學生於成長上的框架及軌跡不相同

假如一所學校是人生的縮影,我們的角色就像一名學生,多於一名老師。因為唯有學生,必須依循學校設下的軌跡和框架,才能夠成功。相對而言,老師的人生有著無限可能性,雖然老師和學生都要進入學校,但老師的角色與學生不同,即使老師向好的方面發展,他也有眾多未知選擇,除了選擇成為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也可以選擇成為系主任或校長,甚至隨時辭職,在考試局工作、寫教科書等。

老師的人生有著無限可能性,因為學校並沒有為老師如何生活和自處,設立成長的框架和軌跡,所以,當老師進入學校後,校長也無法估計他在30年後的成就。

但學生卻截然不同,如何在試場上成為一位好學生,已經不是他自己可以選擇不同的道路。因為在試場上取得好成績,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老師預備的試卷中考得滿分,他的責任就是跟從老師預設的軌跡和框架而執行,並且執行得最好。

學生無法走出老師預定的考試框架

所以,無論是10個、100個,甚至是1,000個考生,他們在試場上考得好成績的軌跡,亦只有一條,而這條軌跡,亦是老師早已預設。即使學生如何優越,都無法走出老師預定的考試框架,另覓一條成為好學生的道路,他無法在試卷上繪畫、將試卷撕碎成為拼圖、在試卷上稱讚老師,甚或改寫題目,按自己認識的範圍作答,這些行為都無法幫助他取得任何分數。

真正優越的學生,會為考試作出充分準備,提升自己的狀態去應考及作答,然而,學生得到滿分、學生的成功,老師是早已知道及計算得到。因為試卷是由老師草擬,包括問題數目、考試時間等,甚至滿分標準,亦是老師在學生進入試場前早已決定。所以,對學生而言,想在試場上取得成功、得著好成績,當然要符合老師為考試訂下的條件,最重要的是,不要誤解老師所出的試題,並且要依循老師訂下的考試規則及答題標準作答。

神隱藏試題成為謎題,唯有真正愛主才尋得見。

同樣,當我們每一個誕生於世,我們不是如老師進入學校般,相反是如學生進入學校般,整個世界、全人類歷史,就成了我們的試題。當我們進到這個龐大試場,用一生的時間去答題時,很多人甚至無法找出試題,即是,絕大部分人根本連自己為何生存在世,目的是甚麼都不知道,更不會知道自己的人生需要回答神設定的試題。因為人生的試題本身,已經是以謎題方式出現,這才能夠考起絕大部分人。

神就如學校的老師般,刻意將試題設計成謎題,讓真正愛主的一群、願意專心尋找神的人,才能夠尋得見,而這只是第一步。尋見後的下一步,就是不誤解試題,並且成功作答、取得滿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中眾多復興的領袖,我們豈不看見他們在歷史試場中,尋找出人生試題,並且成功作答嗎?例如︰馬丁路德在天主教背景下,尋找出「因信稱義」這條試題,並且在指定時間內作答,成立了信義會,開始其後500年的基督教復興之路。


其後浸信會、循道衛理會、五旬節聖潔會,到1948年的音樂詩歌復還、其後的神蹟醫治佈道運動等,當時帶領復興的領袖,並非人云亦云地度過一生,並非尋找上一次考試的試卷和答案,照抄一次,就說自己應該得滿分。相反,神隱藏試題成為謎題,唯有真正愛主,願意尋找試題的一群,才尋得見。


相關文章:
摩西會幕,大衛會幕,所羅門聖殿

我們無法改變現實場景,但可以演好這些角色,
在神預設的框架下取得滿分。

現在我們知道他們不單答題正確,並且是當時代的高材生,他們劃時代的舉動,有別於整個時代的所有人,所有面對這份試題的人,只有一個人能夠尋找出試題,並且答對,因此,在後世的眼中,甚至神的眼中,他們就是人生的真正贏家。

在神的設定下,每一個年代都有隱藏的試題,我們面對的所有場景,都是神特定給予我們這個世代的試題。我們無法改變現實場景,正如學生無法改變老師的試題。我們的責任,是在現實場景中尋找神的試題,並且努力作答,取得滿分。即是,這個現實場景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神獨特設計,讓我們擁有不同內涵、背景、家庭、社會文化和際遇。

小結:
因此,我們應該在這些不能夠改變的場景中,尋找神為我們設定的角色和定命,並且盡一生的光陰,演好這些角色,以及完成神交托我們的時代使命,就是在神預設的框架下取得滿分。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Mandela Effect?

「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 是指一些人、事、物件的現實狀況,與大部分人的記憶印象不相符,但凡出現這個現象,就稱為「曼德拉效應」。 這效應名字的由來,是來自有關前任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實際個案,正如現實所見,他於2013年離世。但是,原來早於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他清楚記得,曼德拉於80年代的時候,經已在監獄中離世。提出的人能夠陳述當年自己看過的報道、葬禮的電視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 當這個說法提出後,竟然得到大量網民回應,表示有相同記憶。從此,當現實與人們的集體記憶出現不相符,就會被標籤為「曼德拉效應」。


相關影片:《曼德拉效應系列》前導預告

相關及延伸文章:

Ziondaily: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