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福島第一核電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福島第一核電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全球 1/3(約162座)核反應堆運轉已超30年,老化問題加重。後果如何?


全球1/3核反應堆運轉已超30年 老化問題加重      2013-07-16

同類報導: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近日公布了2013年版有關核電站安全的報告。報告指出,全球正在運轉的437座核反應堆中有162座的工作壽命已超過30,如何應對反應堆的老化是一大課題。

  據人民網國際頻道報道,報告同時強調,受 2011年 3月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影響,多數 IAEA成員國在 2012年開展了核電站安全評估(壓力測試),採取了減輕停電影響等進一步的措施,在加強安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報告認為,不斷根據最新安全標準努力調整反應堆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已由福島核事故得到證明。報告還舉例稱,美國、瑞士、加拿大的監管部門針對反應堆老化制定了確保安全的指針,對多數成員國採取應對措施給予了肯定。


~~~~~~~~~~~~~~~~~~~~~~~~~~~~~~


  有多危險?或看看全球核電站分佈便可知曉。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核電站都集中在美國和歐洲和亞洲的中國和日本,當中有多少座是運轉超過30年?

  但可以肯定的,除核電站已出現老化外,核廢料儲存都出現老化。於132月已有報導指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最少6個核廢料儲存缸證實出現洩漏,估計最高達每年逾1000公升核廢料流出。註1

美國華盛頓州最大核廢料廠出現洩漏


  按報導指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最少6個核廢料儲存缸證實出現洩漏,估計最高達每年逾1000公升核廢料流出。請留意,是每年可能洩漏約 1000L。這些洩漏的核廢料,曾是製作原子彈的鈈-239,它的半衰期長達2.41萬年,

  過有放射物擴散例子嗎?從1947年(即當地開始生產鈈原料後4年)起,專家就已發現該區囓齒類動物(如老鼠)、兔子及水禽體內有放射性物質,並發現近5400宗生化物質擴散例子。

  如果真的是放物洩漏,不敢想像後果將會如何!今次會與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不相同,如美國華盛頓州的核廢料儲存缸泄漏處理不當,將會污染該區的地下水;日本的是無論空氣、水源、泥土、海洋等均受到污染(詳見這個標籤的連結:福島)。


~~~~~~~~~~~~~~~~~~~~~~~~~~~~~~~~~~~


美最大核廢料廠泄漏      130224
來源:明報

 (圖片來源:明報)

上圖:發生核廢料洩漏的漢福德場區


6儲存缸出事 恐污染地下水源

  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最少6個核廢料儲存缸證實出現泄漏,估計最高達每年逾1000公升核廢料流出,暫未知泄漏物質成分。當地官員強調民眾健康「未受即時威脅」,但事故突顯出其他老化儲存缸的安全疑慮,「令人不安」,促請聯邦政府加快清理核廢料進度。

料年泄千公升核廢料

  發生事故的漢福德核廢料處理場(Hanford Nuclear Reservation)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東南約300公里,位處當地主要河流哥倫比亞河(Columbia River)沿岸,庫內現有177個核廢料儲存缸。華盛頓州長因斯萊(Jay Inslee)表示,一周前接獲能源部長朱棣文通報,稱庫內其中一座單殼式儲存缸水位下降,疑是出現泄漏,但未發現周邊土壤的化學物質或放射物濃度出現明顯改變。能源部其後經進一步分析,至上周五再發現多5個單殼式儲存缸出現泄漏

  據能源部數據,儲存庫中兩個容量分別為280萬公升及190萬公升的大型儲存缸以每年5681136公升的速度泄漏核廢料,其餘4個容量達20萬公升的儲存缸則以每年57公升的速度泄漏核廢料。這些核廢料由鹽、氣體和泥等組成,當局暫未確認泄漏核廢料成分,亦未知泄漏持續時間及影響範圍,正與相關部門合作處理,可望於下周公布更多資料。

當地官員:情况令人不安

  因斯萊稱,泄漏廢料的儲存缸距離哥倫比亞河逾8公里,事件對民眾沒有即時威脅,短期內亦不會構成健康風險,但消息引起公眾對於庫內其餘149個單殼式儲存缸的安全疑慮,情况「令人不安」。他質疑現有儲存缸是否符合法例及監管當局的安全要求,促請政府加快清理核廢料進度,「承擔清理的法律責任」,確保財政緊縮政策不會影響清理工作。

  華盛頓州生態部發言人達爾(Suzanne Dahl)稱,今次出事的其中4個儲存缸,包括容量最大的兩個儲存缸過往亦曾出現泄漏,事件突顯儲存缸老化嚴重,恐未來發生同類事件的機會增加,而一旦核廢料泄漏,將難以收拾清理,更可能進一步污染土地及地下水源

專家:儲存缸老化 再泄漏機會大

  漢福德核廢料處理場曾是核工廠,二戰時期生產製造原子彈用的鈈元素。至1989年停止運作後,美國政府展開清理核廢料工作,包括於2005年興建雙殼式儲存缸,以將大部分儲存於單層儲存缸的液體廢料轉移儲存,惟餘下的泥狀廢料及零星液體廢料仍有泄漏風險。


~~~~~~~~~~~~~~~~~~~~~~~~~~~~~~~~~~~


半衰期長 鼠兔早中招      130224

  製作原子彈的鈈-239,半衰期長達2.41萬年,其核廢料變成壽命長、棘手的問題。作為全美最大鈈元素生產地,科學家早就擔心漢福德區的自然生態受污染,造成基因變異。

  1947年(即當地開始生產鈈原料後4年)起,專家就已發現該區囓齒類動物(如老鼠)、兔子及水禽體內有放射性物質,並發現近5400宗生化物質擴散例子。除了動物受核污染外,許多當地植物也被波及。例如,有一種被稱為風滾草的植物,由於其根部能夠深入土壤內,在生長過程中也吸收了放射性物質,並在傳播過程中令放射性物質擴散。

  另外,在上世紀80年代,研究人員在另一個核廢料場、南卡州薩凡納河核子場 (Savannah River Site)附近的一個農場內,發現了受到放射污染的甲魚,令人憂慮輻射物質可能會隨着甲魚被製作成食物而被傳給人類。

 

日本福島核電站首次承認污染地下水已流入大海!是逼不得已要承認吧!

相關報導:
福島第一核電站污染地下水滲漏入海
日本首次承認福島核電站污染水流入海中
TEPCO admits Fukushima-1 reactors leak radioactive water to Pacific Ocean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旗下的福島核電站管理人員22日首次承認,放射性地下水已洩漏至大海,加重了民眾對海洋污染的擔憂。

核電站內水井的水位變化才發現洩漏

  東京電力公司確認發現被污染的地下水正向海中滲漏。東京電力公司說,由於在出現潮位變化和降雨時,福島第一核電站院內靠海的水井內的水位也隨之變化,所以判斷核電站院內與海之間存在水的流動,證明有污水流入了海中。這對該公司阻止放射性物質擴散的努力又是一個新的打擊。

  報導稱,本月初,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稱,核電站的地下水樣品顯示,可能會導致癌的銫-134在幾天內急劇升高110多倍。該公司尚不知道其確切原因,但表示,已將有毒的地下水通過混凝土和鋼板控制在現有的位置。

  然而,該公司的一名發言人22日說:「我們現在認為,受污染的水已流入大海。」但這名發言人仍堅稱,放射性水對海洋的影響是有限的。「海水數據顯示,放射量沒有異常升高。」

  公司另一名發言人後來在東京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真誠地表示道歉,讓許多人特別是福島的民眾為此擔憂了。」

  東電表示將加大努力,通過在港口附近加固土壤來減少地下水洩漏。

  據報導,20113月發生的大海嘯,使這個核電站反應堆的放射性物質洩漏至地下水。這些水通常會流入海洋。環境專家警告,這樣的洩漏可能影響到海洋生物,最終對食用海洋生物的人類產生影響。

福島周圍禁止捕魚,及農業活動

  福島地區漁業合作聯合會主席野崎對對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台說:「太讓人吃驚了。東電的解釋與過去的完全不同。」目前,在福島周圍捕魚已經停止。政府禁止在周圍地區生產牛肉、牛奶、蘑菇和蔬菜。

  報導指出,今年初,東電說,在福島核電站內的一個港口捕捉到一條魚,其受核污染的程度超過合法限度的2500多倍。

  此前,東電還稱,在福島核電站工作過的約2000人,面臨患甲狀腺癌的危險升高。這比該公司原先估計的人數增加了十倍。


~~~~~~~~~~~~~~~~~~~~~~~~~~~


  在今年7月初時,核電站的地下水樣品顯示銫-134在幾天內急劇升高110多倍。除非洩漏,否則不可能會出現如此現象。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到現時才承認這一件單一事件。

  含放射物的污水洩漏,其實已不止一次(註1)。過去自從311起,核電站不斷出發現含放射物超標的樣本,又要怎樣理解?

  在日本本土測出含放射物的有:稻米、葉葉、野生鹿肉、牛肉、金菇、蝴蝶等,並且在周邊海域測出各種魚類體內含異常高數值的放射物。

  如果要說服人,日本的輻射洩漏已經控制,應該不會出現以上的情況吧!

  除非,現在已經走向失控地步,偶然被測出的洩漏事件,才逼不得已承認。本網誌內已有大量文章指輻射問題一直被人忽視,這是我們應該重新認清事件的嚴重性。

  你選擇讓傳媒和有關當局麻醉,還是要重新認真看待?


註1


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