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疫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疫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時事追擊:2023 年 1 月中國及日本新冠疫症死亡人數


 進入 2023 年,全球新冠疫情發生哪些變化?

l  各國因民眾出現抗疫疲勞,陸續放寬防疫措施,但是放寬措施後,包括中國在內,確診感染數字皆直線飊升;

l  中國在放寬防疫措施後,僅僅約 20 日,已超過 9 億人染疫;

l  包括新一波疫情,日本全國有約四分一人曾經感染。


中國一個月內感染人數超越三年間全球感染人數

 

去年 2022 年初,世界多國人民經已出現抗疫疲勞, 隨著大批民眾進行抗議和示威,一些國家只好選擇「躺平」。

解碼系列:預備2023年危難的智慧專輯2(逃生篇)(一)


2022
12月中國由一直嚴格封控轉向全面解禁後出現什麽情況?

l  解封後引來全國另一波感染高峰,醫院塞滿病人、藥房藥物被搶購一空;

l  市民表達對國家突然解封感到萬分無奈;

l  官方為減輕醫療系統壓力,大力宣傳新冠病毒致死率低,感染者在家吃藥及隔離即可痊癒;


中國全面解禁

繼早前分享「解碼系列:預備2023年危難的智慧專輯 1(儲備篇)」,信息中前瞻性預告:當中國完成是次達3年的社會實驗,並解封多個主要城市後,再相隔約3個月,全世界極可能就會爆發下一波,真正最可怕、接近伊波拉級數的瘟疫。屆時,各國將再度因疫情而封城。

時事追擊:2021年「全球能源危機」應驗篇

 

為何各國突然鬧「電荒」?

l  中國強行於全國實施「限電令」,成為其他國家的先例,同樣推行「限電令」。

    l  印度電力行業鬧「電荒」。巴西也因旱災,停運水力發電廠,電力供應更緊,可能面臨停電危機。

    l  各國以不同藉口,如能源危機等問題,實行限電措施,實際上是為Planet X Killshot 太陽風來臨作預備。


中國強推「限電令」成先例

主日播放精華短片(VO)「時事追擊:2021年中國『限電令』及全球能源危機應驗篇」,日華牧師校對這一段精華短片(VO)時,與資料員進一步分析,中國以煤價上漲為由,採取大規模「拉閘限電」,嚴重影響工廠及民生一事。原來,中國表面上種種不合情理的措施,其背後用意,也是為了帶領人民,預先為接下來 Planet X 所帶來的更大災難,進行大規模停電的演習。甚至,日華牧師向資料員分析,中國強行於全國推行「限電令」,極大可能是為了於國際間,成為其他國家的先例,帶頭讓其他國家有藉口,可以同樣向人民推行「限電令」。

「2021年時局與 Planet X 再臨的分析」(6) 前言 — 啟示錄是「全球性」的災難


 
當地球進入啟示錄時代,會經歷怎樣級數的災難?
  • 啟示錄所記載的災難必然是「全球性」,只要以Planet X 的角度去分析,就能推翻以往釋經家以為災難只是「地區性」。
  • 上次 Planet X 接近地球時,引發了埃及十災,但從歷史文獻記載,除了埃及,災難也在全球發生。
  • Freemason 預知 Planet X 將帶來龐大傷亡,所以聯合全球政府暗地裡部署災難預備,盡量減低傷亡。

修補時間的遺憾(26) 前言 — 移動式聖殿


為甚麼在末後,神會在人世間再出現呢?

l  新婦導致神在末後再次出現在人世界,並且神以踐踏、審判這世界的方式出現。

l  舊約聖殿是固定式的,末後新婦會以移動式(mobile聖殿的形式,讓神的神的榮耀能充滿遍地。

l  移動式(mobile聖殿就是「2012信息」的分享形式能達遍全地。

上星期,日華牧師以答問方式,分享「修補時間的遺憾」信息。問題:「疫情已經一年多,但當疫情已發展至如斯幅度,於哈巴谷書提到,當神的同在彰顯時,前面會有瘟疫和熱症流行。那麼,牧師對此會否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呢?」

時事追擊︰2020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及封城 (中國及印度方面)

 


【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為何還沒好轉?】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不斷累增,亞洲也是重災區。
—政府要營造疫情嚴重的情況,成為藉口繼續封城封國。
—這是政府為到Planet X來臨前的煙幕準備功夫。


9月11日,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增至超過2,813萬宗、逾90萬人死亡。美國累計超過658萬人確診,超過19萬人死亡。印度則累計超過446萬人確診,7萬5千多人死亡。 

印度方面︰ 

                                         

9月13日,新冠肺炎持續於印度肆虐,印度衞生部通報新增94,372人確診,累計475萬人染病,其中,100萬名患者來自西部重災區,馬哈拉施特拉邦,亦是全球首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0萬的州或省,假如她是一個國家,於全球國家排名上,就會位居俄羅斯之後,列全球第5位。馬哈拉施特拉邦醫院氧氣設備不足,需要向政府部門求助。 

政府官員及專家認為,印度患者人數上升,可能因為國內重啟經濟活動、節日及抗疫疲勞。 

面對如此嚴峻的疫情,印度政府本應採取更嚴格的管控措施,但疫情對印度的經濟衝擊,在8月31日公佈的2020年第二季度資料中,國內生產總值 GDP 已出現了罕見的大倒退,較去年同期下跌了23.9%,這裡出現239的共同信息。

所以,印度踏入9月後,已宣佈第四階段解封,進一步解除各種限制。

這是印度自1996年開始公佈相關資料後,最大的一次經濟收縮,意味著,印度成為了經濟下滑得最嚴重的亞洲主要經濟體。 

然而,令人更憂心的是,印度第二季度的同比下挫,已是對比一個較低的參照值,印度上年2019年第二季度 GDP,僅有5%增速,是6年來的新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6月24日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預測印度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為 -4.5%。 

經濟分析人士稱,全球經濟衰退下,印度過份依賴歐美資本和國內財閥的經濟模式,正陷入危機,同時,新冠疫情嚴重傷害經濟活動,亦導致印度民眾收入受影響,令市場需求萎縮。 

9月16日,印度累計確診人數突破500萬,數以萬計的貧困村鎮正進行檢測,每日新症數字仍在飆升,外界預計,印度於數周內,就有可能超越美國的660萬宗確診,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單單過去24小時,印度已新增近10萬人確診,累計感染人數,約佔其14億人口的0.35%。而死亡個案總數,亦已增至逾8.2萬人。 

印度疫情爆炸式增長,11天內,確診人數就從400萬增至500萬,9月的確診病例,已佔總數約三成。 

其中,印度國防部長奈克(Shripad Naik)給下議院的書面回覆中,披露軍隊至今有19,839宗確診,成為重疫區之一,其中,陸軍感染人數最多,達16,758人,奈克表示,所有服役期間病逝的軍人,皆可獲得臨終福利金。 

印度至今的染疫死亡人數,超過8.3萬人,死亡率為1.63%。 

直至9月18日,印度累計確診數目超過521萬例!總理莫迪今年70歲的生日願望,是敦促全國人民戴好口罩。 

沒錯!今年印度總理莫迪的生日願望,竟然就是希望人民都戴好口罩,遵守政府的防疫規定。 

莫迪表示︰「很多人問我想要甚麼生日禮物,而我現在想要的是,『請大家繼續戴口罩,並且戴好口罩,也避免前往擁擠的地方、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讓我們把自己的星球變得更健康。』」 

中國方面︰ 

9月14日,中國內地公佈新增8宗確診,全部為境外輸入,分別出現於廣東省、上海、浙江、四川和雲南,全國累計85,202人確診、4,634人病逝。 

其中,雲南省瑞麗市新增2宗境外輸入病例後,省長阮成發下令全省邊境地區,立即進入防疫戰時狀態,瑞麗市全民核酸檢測及城區人員居家隔離,7天內無特殊情況不得進出城區。 

沒錯!瑞麗市單單出現2宗確診,已經需要全市人民居家隔離,7天內不得進出城區。 

9月18日,北京市舉行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警告︰ 

今年冬季或明年春天,疫情應該還會持續,同時很可能發生局部地區爆發。這時期的防控工作關鍵是控制傳染,也要注意佩戴口罩及勤洗手。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亦指出,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隨着秋冬季的到來,疫情可能會出現反彈。 

亞洲方面︰ 

9月14日,印尼疫情持續惡化,首都雅加達恢復大規模社交限制措施,限制公共交通工具運作,並關閉所有娛樂場所和禮拜場所,確診患者不可在家中隔離,需要到官方醫療設施隔離。 

據《雅加達郵報》報導,印尼東爪哇省,至少8人因拒絕戴口罩,被要求為新冠肺炎死者挖掘墳墓。 

大家確實沒有聽錯!當地拒絕戴口罩的人,被強制要求為新冠肺炎死者挖掘墳墓。 

當地政客蘇約諾向印尼媒體《Tribun news》表示:「目前當地只有3名掘墓人,所以,我想,我應該讓這些人與他們一起工作。」

文章指,被處罰的人員,並沒有被強制要求參與屍體處理,只是從事挖掘墳墓,以及用木板支撐棺木的體力勞動,當局亦有為他們提供全身防護設備,所謂確保沒有接觸風險。 


有報導指,印尼某些地方,甚至處罰不戴口罩的人躺假棺材,或是坐載著新冠肺炎死者棺材的靈車。 

9月22日,印尼新增4,071宗確診,累計超過25萬宗確診、累計死亡9,837宗。儘管疫情嚴峻,但印尼總統維多多仍表示,今年12月9日的地方選舉仍會如期舉行。 

9月14日,南韓首爾市當地新增109人染疫,出現日華牧師9月1日,901生日的共同信息,首爾市為防疫情再現,延長禁止10人以上集會,而夜店等11種高風險場所,及部份室內設施仍繼續暫停,教會亦無法舉行聚集活動。 


9月18日,南韓新一波疫情由首都圈擴散至全國,源頭被指是爆發集體感染的首爾市「愛第一教會」,市政府入稟法院控告該教會及牧師全光焄違反《傳染病預防法》,追究其民事責任,令疫情擴散至首都圈及全國,並追討46.2億韓圜,折合約3,100萬港元賠償。「愛第一教會」引發的疫情擴散,估計帶來131億韓圜的金額損失。 

9月22日,南韓國務總理室1名職員確診,國務總理丁世均取消行程,並進行檢疫隔離,而前一日,他曾與南韓總統文在寅開會。 

9月18日,日本眾議院事務局公佈,自民黨眾議員高鳥修一確診,這是日本首次有國會議員感染新冠肺炎。 

9月19日,報導指緬甸自8月中爆發第二波疫情後,社區感染個案持續上升,目前,當地累計4,621宗確診、81人死亡。但緬甸選舉委員會表明,大選不會延期,但會確保選民投票時遵守社交距離。 


【文章重點整理】

  • 截至9月11日,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增至超過2,813萬宗、逾90萬人死亡。
  • 亞洲方面,印度、印尼、日本、南韓和緬甸疫情都非常嚴重。
  • 疫情持續惡化令政府能夠繼續封城為Planet X來臨成為預備。

相關連結:

新冠肺炎:近兩萬士兵確診 陸軍重災區

相關影片:20200927 主日信息導讀 ── 天國道(73)

時事追擊︰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蔓延非洲、印度和南美


新冠肺炎再現新的引爆點?
  • 南美洲、印度及非洲新冠肺炎病例不斷增加,成全球新疫區。
  • 應驗日華牧師2個月前預告︰「新冠肺炎勢必持續蔓延非洲、印度和南美。」
  • 是各國製造出的全世界恐慌,為將防疫的措施延長,預備Planet X到來。

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蔓延

2020年3月17日,縱使當時世衞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累計超過17萬(173,344例),但死亡人數,亦僅僅只有7,019例。當時,印度累計只有137例確診,僅3人死亡。新聞︰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至137例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確診近17萬 逾6500人亡 逾7.7萬人痊癒


至於,兩個月前,非洲和南美洲多地只是剛剛出現首宗確診,然而,當時日華牧師透過「新冠肺炎座談會 ── 第三個發展的可能性」信息,前瞻性預告︰新冠肺炎勢必持續蔓延非洲、印度和南美等地區,她們將會成為新冠肺炎下一個引爆點,製造全世界的恐慌,好讓各國政府能夠有藉口,將防疫措施和限制令延長下去,帶領列國為 Planet X 的重臨作出各種事前預備。時事追擊︰新冠疫情封城事件蔓延至全球

  • 印度及亞洲方面
5月13日,印度孟買市政部門公佈,孟買塔拉維貧民窟累計1,028例確診、40例死亡。塔拉維貧民窟,是印度最大的貧民聚居區,人口密集、空間狹窄、衞生狀況極差,據估計,當地居民和外來農工數量,約有80至100萬。截至5月27日,塔拉維貧民窟再新增18宗確診,累計達1,639例,死亡增至61例。5月16日,印度錄得近8.6萬宗確診,數字超越疫情先發地中國,另外錄得2,752宗死亡。新聞︰新冠肺炎︰印度病例超華 柬埔寨患者全康復

《今日印度》(India Today)報導,印度總理莫迪可能會於5月31日宣佈,再次延長全國隔離制度,這次將是印度第五次延長封鎖制度。截至5月27日,印度有超過15萬人確診、4,337人因病死亡。新聞︰媒体:印度总理或会在5月31日宣布延长隔离制度

至於印度鄰國的孟加拉,其南部城市科克斯巴扎爾,建造了全球最大的難民營,營內人口密集,肥皂、消毒、防疫及清潔食水供應不足,於5月14日,首次出現兩名確診,分別是一名羅興亞男難民,以及一名當地人。

除此之外,孟加拉於3月初,出現首宗確診後,當局已於3月底,實施全國封城,但仍無法遏止疫潮蔓延,至今,孟加拉全國有近1.9萬人確診,283人病逝。





  • 南美洲方面
5月13日,智利疫情惡化,首都聖地牙哥及周邊地區需全面封城,實施居家隔離。衞生部長馬納利奇指,該國當天有2,660宗新增確診,比前一天增加了60%,因此有必要採取嚴厲措施,智利累計至少有逾34,300宗確診、355人病逝。新聞︰新冠肺炎︰單日確診增長跳升60% 首都全面封城


5月23日,世衞表示,南美洲多個國家確診病例大幅增加,已成為新的爆發地區,情況令人憂慮,當中,以巴西最為嚴重,有33萬宗確診,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二多確診病例的國家。
世衞警告,雖然歐亞疫情開始放緩,但南美洲多國確診病例正不斷增加,成為全球新「疫央」。新聞︰巴西确诊新型肺炎病例逾33万宗 成全球第二位



截至5月28日,巴西疫情嚴峻,超過39萬人感染,約2.4萬名患者死亡,成為南美洲重災區。有專家表示,巴西檢查率偏低,實際疫情數據可能會再高出15倍以上。5月26日,南美洲國家厄瓜多爾已有逾3.7萬人確診、3,203人死亡。政府估計疫情已造成至少80億美元,折合約624億港元經濟損失。

  • 非洲方面
5月13日,被南非環繞的「國中國」萊索托公佈,發現首宗確診,意味著非洲全境共54個國家,經已全數淪陷,全境爆發疫情。新聞︰新冠肺炎︰現首宗輸入病例 非洲全境「淪陷」

5月17日,非洲北部國家蘇丹首都喀土穆,兩名平民在宵禁時間駕駛摩托車外出,遭檢查點截查時拒絕停車,最終被一名士兵開槍射殺,造成兩名平民死亡。蘇丹信息文化部長及政府發言人薩利赫,對事件表示遺憾。新聞︰
苏丹士兵打死2名违反宵禁规定拒绝配合检查的平民

5月18日,南蘇丹第一副總統馬哈爾(Riek Machar)與妻子兼

國防部長特尼(Angelina Teny)宣佈確診,副總統辦公室多名職員及保鏢亦同樣感染。南蘇丹累計有339宗確診、6人死亡,疫情更有蔓延跡象。 新聞︰新冠肺炎:副總統夫婦確診 職員保鏢亦中招


5月26日,非洲西南部國家安哥拉宣佈:將已實施兩個月的國家緊急狀態,改為公共災難狀態,並公佈防控新規定,會繼續保持國家防控封鎖隔離措施。新聞︰安哥拉26日起从国家紧急状态进入公共灾难状态

  • 歐洲及英國方面

截至當地時間5月14日9時,英國衞生與社會保障部顯示,全國累計233,151例確診、33,614例死亡,確診人數排行全球第三、死亡人數則排行全球第二。

5月22日,英國新增逾3,000宗確診,累計逾25萬人染病,內政大臣彭黛玲公佈,由6月8日起,大部份從海外地區入境人士,包括英國公民在內,必須自我隔離14天,違例者將被罰款1,000英鎊,折合約9,400港元。另一方面,法國對該國公民未獲英國政策豁免,表示遺憾,隨即宣佈將對英國旅客實施相同措施。
新聞︰新冠肺炎︰未獲英入境隔離令豁免 法國表遺憾採相同措施

5月19日,
國聯邦疾控機構資料顯示,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德國爆發以來,累計超過20,400名醫護人員遭感染,其中有61人不幸死亡。新聞︰More than 2,000 medical staff infected with coronavirus in Germany

5月20日,法國防疫措施鬆綁,有三分之一學童重返學校上課,但復課僅一周,就出現約70宗與學校有關的新冠肺炎病例,報導指,法國北部有七所學校因此再度停課。新聞︰法復課一周爆70病例

5月22日,法國內政部宣佈,預計6月初開始,恢復自3月起因禁聚令而暫停的宗教活動,但強制參與者必須戴口罩、保持至少一米距離及清洗雙手。至今,法國共18.2萬人染疫,逾2.8萬人病死。新聞︰
新冠肺炎:法向宗教活動下口罩令 德擬加大檢測力度

5月23日,德國黑森州法蘭克福市(Frankfurt)放寬對宗教禮拜的限制措施後,市衞生部稱,有超過100多名信徒,在法蘭克福浸信會(Baptist Church)出席宗教活動後確診。新聞︰【德國疫情】解封後爆教會集體感染 過百人確診

5月27日,西班牙第一副首相卡門·卡爾沃(Carmen Calvo)在國會重建委員會面前表示,政府將尋求第六次延長國家緊急狀態至6月29日。截至當日,西班牙已有超過23.6萬例確診、超過2.7萬人死亡。新聞︰
西班牙或將第六次延長國家緊急狀态
  • 美國及加拿大方面

5月14日,受疫情影響,全球各大郵輪公司紛紛停止運營,然而,全美境內有多達91艘郵輪。沒錯!91正是日華牧師9月1日生日的共同信息,91艘郵輪上,有超過6萬名船員,被困在美國領海和港口上。新聞︰美国海岸警卫队:91艘邮轮超6万名船员被困美领海和港口


5月18日,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下達了兩份被標記為「緊急採購」的訂單,顯示目前美國聯邦政府執法部門,正採購防毒面具、一次性手套、防彈頭盔和防暴手套,以及用於守衞退伍軍人事務部下屬機構的防護裝備,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帶來的暴亂。新聞︰防大暴亂,美政府加快採購防暴裝備!

5月19日,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宣佈,邊境仍是疫情不穩定的來源,因此,將自3月18日起至5月21日的封關措施,再延長30日,至6月21日。因為美國正是全球最多確診人數的國家,佔全球近三分之一,令不少加拿大人擔心,萬一開放邊境,會引發該國確診數字回升。新聞︰
新冠肺炎︰美加邊境延長關閉 至下月21日

5月23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截至5月9日,據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的統計顯示,美國非法移民拘留中心,因管理不力,導致大量拘留人員出現聚集性感染,27,908名被拘留的非法移民中,共986人交叉感染確診,另有44名職員確診。新聞︰
海关管理不力 美国大量被拘非法移民感染

5月26日,美國疾控中心表示,美國共62,344名醫護人員遭感染,至少291人死亡,而實際資料,可能比已公佈的數字還要多,因為許多病例報告中,並未有指出患者是否在醫療機構工作,意味著部份病例,可能未列入醫護人員感染統計。新聞︰全美超6万名醫護感染新冠肺炎 至少291人死亡


  • 本港方面
5月14日,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曾警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本港夏天疫情會放緩,但有機會在冬天捲土重來,呼籲市民不要掉以輕心。有專家認為,本港需要未雨綢繆,例如:醫管局需盡量採購防疫裝備,否則,口罩荒再現,最終受苦的只會是普羅大眾,而市民個人預備上,亦需趁市面尚有貨源「買得就買」,以備不時之需。新聞︰疫戰未完料冬季再爆 專家籲趁低位入罩

截至6月11日上午5時,新冠肺炎於全球的疫情數據:累計確診共7,445,664例、累計死亡共416,865例、死亡率高達5.59%。新聞︰
新型冠狀肺炎全球疫情(06月11日 時間05:00)



事件完全應驗日華牧師透過「第三個發展的可能性」信息所預告,幕後策劃者非常努力及成功地,製造出死亡率高達6.17%的假象,以此欺騙及控制全世界,大家試想想,當世人聽見,今場疫症的死亡率,即每16人確診,就有1人死亡的假象,就能讓到全世界人民都要安分守己,配合各國政府的限制令和隔離令。另一方面,完全應驗兩個月前,日華牧師的前瞻性預告:新冠肺炎勢必蔓延至非洲、印度和南美等地,成為新的引爆點,好讓世界各國能夠繼續引導人民配合政府的限制令,為接下來的災難作部署。



無疑,整個世界確實環繞「2012信息」而轉動,明證「2012信息」的真確性!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

新冠肺炎真正的死亡率



【各國為何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有如此大差異?】
  • 不同檢測的機制及標準,引致各國死亡率數字存在極大差異。
  • 各國像串通般一同誇大死亡率,為引發人們越驚慌,乖乖跟從政府的措施。
  • 不同國家將繼續小事化大,進一步令經濟崩潰及社會恐慌,真正目的是備Planet X的重臨。

引言

照道理,如果希望保護經濟、穩定社會,政府必然會盡量將疫情縮小,免影響社會穩定及人民的經濟狀況。然而,今次疫情,各國卻是刻意誇大新冠肺炎的危險性,採取不成比例的舉動,包括封城封關、停工停課,像是唯恐天下不亂般


當中有一個更刻意的做法︰增大新冠肺炎的死亡率。


因為當死亡率越高,引發人們越驚慌,甚至乎人人自危。


如何計算新冠肺炎的死亡率?

簡單而言,死亡率,就是染病死亡人數,佔患病人數的百分比。舉例,有100人染病,最後,有5人因為這個病而離世,那麼,死亡率就是5%,代表死亡人數的分子是5、代表感染人數的分母是100。

所以,要計算死亡率有多少,就一定要知道真實染病與及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數,才可計算出死亡率。各國數字會出現極大差異,其中因為感染及死亡的人數的
計算,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誠如,很多人即使患了新冠肺炎,因著難於藉
病徵去辨別,也以為只是患感冒而不自知,不但這些輕症患者,甚至有一些無病徵的隱性患者,由感染至康復,自己完全不知道,也是大有人在,如此,他們沒有到醫院檢測,於這種情況下,絕對會影響感染人數,也就是分母的數字。新聞︰感染後「6大輕微症狀」 多數似「感冒」難以察覺

舉一個極端例子:假設
實質感染人數是1000人,非100人,原因有900人沒有入院及檢測,只有餘下100人做了測試話;那麼,真實的死亡率,就會由5%,下跌至0.5%,就是由100人中,死5人,變成1000人中,才死5人。

各國的新冠肺炎死亡率有極大差異

宏觀,新冠肺炎在各國的死亡率,發現其殺傷力是很低的,正如香港會實行全民檢測的,也只有0.4%,但為何有一些經濟發達、醫療系統先進的國家,包括法國、意大利及英國的死亡率,也高於10%,有如此大差異呢?新聞︰多國新冠肺炎致死率高於10% 台灣僅1.32%
縱然,香港差不多是全民做測試,大家亦要明白,必然亦有人因為沒有病徵而不去求醫,因而由他染病到康復,都沒有被計入感染數字,而正正因為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卻沒有求診,所以,才會出現一些未能追蹤感染源頭的患者。原因,較早前很多外國留學生回來,他們完成家居檢疫後,並沒有出現任何病徵,但由於他們的父母不放心,所以,帶他們去私家醫院做檢查,最後才發現確診。有報導亦指出,1/3 的年輕患者為無病徵的隱形患者。並且,社區檢測率低,無法找出隱形患者。

新聞︰
有個案完成家居檢疫後確診 當局正積極考慮對策
增3宗新冠確診 英國回港男完成家居檢疫後檢測陽性【武漢肺炎】兩病人返港後大半個月 完成家居檢疫後方確診 列為輸入個案 
何栢良:1/3年輕患者無病徵

因此,大家都會理解到,雖然,香港的確診人數,剛剛過了1,000,但其實,真實的感染人數,一定是多於1,000。而當感染人數越多,即分母越大,那麼,死亡率就會越低。既然,香港已經是幾乎所有懷疑患者都做測試的話,那麼,香港的數字,就相對比較準確,也就是到今天為止,有1,000人患病,並且,4人死亡,死亡率就是0.4%,甚至是更低。其實,這就反映出,新冠肺炎的殺傷力並不高,更不可以與2003年的沙士相提並論。因為,當年香港的死亡率為17%。

事實上,我們身處香港,會比較留意及知道香港的情況。這4名新冠肺炎死者中,
第一位是長期病患者。第二位是70歲的老人家。而第三、四位,也是超過75歲的老人家。我們可以得知,新冠肺炎對於長期病患及老年人,才較為致命,甚至乎,一般人於一段時間後,身體的免疫系統打敗了病毒,就會自行痊癒。

相關新聞︰
武漢肺炎香港死亡第2例 70歲男子不治
香港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死亡病例 死者為39歲男子

  • 新加坡
於4月17日,新加坡的確診數字剛剛過5000人,而當時死亡人數,則為10人,死亡率,正正亦是0.2%。新聞︰武漢肺炎》新加坡確診5050例 10人死亡

  • 英國
截至4月10日為止,英國的感染人數為7萬多人,而死亡人數則約9,000人,死亡率是12%。

因著,英國一開始是採取「群體免疫」方式,預計幾千萬人感染。既然,英國政府是預計幾千萬人感染,而自己會痊癒的話,那麼,他們又怎會主動為新冠肺炎,進行大規模測試?

因此,當時英國政府就決定,假如沒有外遊記錄,所有出現感染病徵的市民,亦不會進行檢測,只會建議他們自行家居隔離。正如患上感冒的患者,也不會主動去醫院詳細檢查。甚至乎,小朋友出現病徵、發高燒,亦一樣不會檢測。原因,醫生會說,即使確診新冠肺炎,最後,也只是回家隔離,直至身體惡化,才送院治理。


因此,當所有輕症患者也不檢測、不確診、不治療的情況下,必然會大大壓縮感染人數。因此,大家可以想像,只有重症才會計算入感染人數的話,那麼,死亡率自然會大大提高。亦同時因為,需要進入醫院的患者,病情自然已經是非常嚴重。那麼,重症死亡的風險,當然亦會更高。

正如剛才提及的極端例子,假如,1,000人中,900人是輕症,在家休息隔離,不去醫院,只有100名重症才進入醫院,當重症患者才納入官方感染數字時,那麼,當醫院中的100人,有5人死亡的話,死亡率就變成了5%。

當然,我們不是說,英國12%的死亡率,是誇張了10倍,關於真實的數字,因著沒有檢測的關係,其實,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確實的死亡率。但死亡率12%,就足以成為每天報紙上的頭條新聞。成為放在英國民眾頭上的一把刀,讓所有人也乖乖聽從政府的吩咐。所以,當政府將所有人都拒於門外,不可以檢測,只有重症可以檢測的話,那麼,死亡率必定會非常高。這就解釋了,香港與英國,有著同等的醫療級數,但為何死亡率,卻可以相差30倍。


新聞︰
【歐洲疫情復工地圖】西班牙延長緊急狀態兩周 德甲5月下旬閉門復賽
新冠肺炎|居英台女控訴當地佛系抗疫 有病徵不檢測只居家隔離!
英國「佛系防疫」不檢測、輕症不治療、不停課 WHO提出質疑
  • 意大利
事實上,意大利的死亡率高於10%,亦是同樣原因。起初,意大利同樣只檢驗有明顯病徵及到醫院求診的人,因此,大量沒有到醫院,甚至是沒有病徵的隱形患者,就沒有被檢測出來,也沒有被計算為被確診的人數。

既然,新冠肺炎對年老及長期病患,會較易出現重症。所以,從意大利的數字可分析出,政府必然是單單檢測重症人士,沒有檢測其他人。因為,意大利政府公佈,感染新冠肺炎的年齡中位數,竟然是67歲。大家想想, 這是一件何等不合常理的事情。單看數字,還以為新冠肺炎只會選擇攻擊65歲以上的退休人士般。

但現實,卻不可能是這樣,因為,於香港,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的年齡,是遍佈所有年齡層,甚至乎,早於一段時間,有更多患者是回流的年青留學生。



新聞︰
【新冠肺炎】新增個案創新高 疫情大爆發堪虞
香港呈報個案急增逾8倍 何柏良料海外港人迴流將令武肺確診人數倍增600宗

當然因意大利只檢測送院治理的重症患者,那些年青患者,由於只是輕症,沒有送院,所以,就沒有檢測。再加上,意大利人口老化,老年人佔人口比例23%。
因此,當他們大量染病的時候,就會拖垮整個醫療系統。並且,由於老人家有各種長期病患,加上成為了肺炎重症送院,因此死亡率就大大提高。意大利87%的死者,也是70歲以上。

其實,不單感染的數字,連死亡的數字,政府亦可以調節。正如之前所提及,意大利大部份重症患者也是老年人,他們本身可能已經有多種長期病患,甚至是末期癌症,所以,即使沒有肺炎,加上周期性季節的流感高峰期,他們亦可能於短期內死亡。因此,有評論認為,這種評估標準,是過份寬鬆。

新聞︰
意大利死亡數字何以高企?
意北醫療楷模淪陷 ICU拒收長者
【意大利疫情失控】 醫院爆滿8旬夫婦確診高燒8日不獲治療 父母離世兒子哭訴:醫生讓長者自生自滅
【新冠肺炎】意大利近1萬宗確診封鎖全國 女子倒斃家中家人伴屍24小時求救:感覺被拋棄了

試想像,每次只是檢測死者,那麼,每加一個人,死亡率也是100%。於這種情況下,政府以各種方式增大代表死者數目的分子,同時間,壓縮代表感染人數的分母,所得出來的結果,必然是死亡率如火箭般上升。對於普羅大眾而言,當看見政府發放的數字,死亡率竟然達雙位數。早已被嚇得心驚膽顫,當政府推行任何不合比例的封城封關、停學停市等措施,亦會得到市民的同意和支持。


  • 德國
但對比同為歐洲的德國,死亡率就如香港一般,只有0.4%。原因,正正就是因為他們願意作出大規模檢測的結果,從而讓他們查出,70%患者,是20至50歲之間,並且,大部份也是輕症患者,甚至乎,沒有任何徵狀。新聞︰肺炎疫情:揭開德國新冠疫情死亡率奇低之謎


  • 韓國
韓國亦是願意作出大規模檢測的國家。於年初,韓國大邱市,曾發生疫情大爆發,一直成為亞洲區疫情最嚴峻的國家,但隨著韓國實施大規模檢測,每日檢測人數為20,000,總計已檢測30萬人次。他們所得出的結論,同樣8成確診者為輕症。並且,20多歲的年青人,佔患者三成。

新聞︰
【新冠肺炎】韓國疫情死亡率僅1% 八成患者皆輕症
新冠肺炎知多少》哪個年齡層確診人數最多?南韓7千名新冠肺炎患者調查:二十多歲青年佔3成

  • 美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疫症初期,即今年1、2月,特朗普並沒有推出任何抗疫措施。直至三月初,才願意大規模檢測。而這種少量的檢測,必然會導致死亡率上升。因此,於3月初,美國的死亡率,亦有4.5%。既然,死亡率高企,特朗普就可以於3月中開始,封城封關、宣佈緊急狀態。並且,禁止任何大規模聚會,包括教會的大型聚會。新聞︰特朗普轉軚 推15招抗疫

但隨著檢測增加了,確診人數必然也會增加,這亦必然會導致死亡率下降。因此,有報導稱,由於檢測增加,最後,美國的死亡率,將會下降到2%以下。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分析】美國最終死亡率不會高於2%

然而,為了令死亡率再次提升,令疫情及所有社會隔離措施,可以變得沒完沒了。紐約市宣佈,將所有未檢測,但懷疑是新冠肺炎死亡的個案,都納入成為新冠肺炎的死者。令原先新冠肺炎死亡的6589例,突然增加一大半,增加3778例懷疑個案,加起來,令紐約州死亡個案上升至1.1萬。

新聞︰
「懷疑死亡個案」也算官方數據 紐約市:確保病故者不遺漏

紐約市居然將所有懷疑個案,也視為確診,但這是何等違反科學、違反邏輯的做法。當然不應將懷疑個案也看為確診,而是擴大檢測的範圍,尋找出真相,這才是一個負責任政府該做的事情。需知道,全美國確診人數為60萬,死亡人數為2.6萬。紐約州所佔的死亡數目,已經差不多一半,現在,竟然有4,000人,是未有檢測,就成為了新冠肺炎死亡個案,令死亡率,一下子上升到4%。新聞︰【美國疫情分佈圖】死亡增至7.3萬 特朗普質疑誇大



當紐約州這樣做,其他州份也會跟隨,最終,死亡率將會不斷上升。事件,亦只會變得沒完沒了。

小結

因此,當我們綜合幾個國家的數字。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政府藉著檢測的數字,就可以隨意調節死亡率。因此,很多政府就是藉「製造問題、演繹問題、提供答案」的方式,調控死亡率,讓人民乖乖就範。甚至乎,現時各國專家已經提出,檢測人數多少是會改變死亡率的最終結果。到了現在,明顯政府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新聞︰肺炎疫情:為何各國死亡率差異這麼大

不同國家,將繼續小事化大,陸續封城封關,進一步將經濟推向深淵。這就是日華牧師認為各國政府已不第一次面對疫情,但卻一同刻意犯上這種低級統計錯誤,去令經濟崩潰,這種不尋常的現象,在誇大疫情的背後,顯然各國想達到共同目的,而極可能,就是預
備Planet X重臨所引發的大災難。




強逼領袖無法獨善其身



【政府的領導班子於危機中的最佳自保方法是?】


-現時香港領導班子於社會的關鍵議題上,常陷入兩難困境。
-唯一自保方法就是政府變成無人駕駛般,讓人民呼聲成為主導。
-現時政府的處事態度,仿如「踢一踢,動一動」,即形成執行上的延誤。


香港政府領導班子的困境


現時,香港領導班子以至特首所陷入的困境,就是一盤無論如何下棋,也會輸得非常慘的光景。如現時的新冠肺炎的疫情,必然會有人遭遇不幸而有著損失。即使政府做得最正確,也只能減低損失的幅度,卻不能確保所有人也不會受損,這正正就是任何災難出現的必然後果。

誠然,就算領袖多強大,當面對困難時,也不會是一帆風順,所有決定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因此,對於政府而言,任何時間也會有反對派,當災難來到,由於涉及大量損失,那麼,就更會將雙方的矛盾推向極點。對於反對派而言,這可能亦是大好良機,去推翻現時的領袖,就算明知現時的領袖是好人,也會推動他去作一個錯誤決定或最極端的建議,為要掘一個坑讓領袖跌下去。

過程中,若領袖選擇聽從而作出妥協後,敵人就會反過來攻擊他,讓他不能獨善其身。指責他做得不如想像中那麼好,或是不夠好,或是說︰「當你處理時,為何不能兼顧其他事情呢?」就如現時,大家可以感受到,於封城後,經濟崩潰所帶來的影響,甚至百業蕭條下,四處香港市民的呼聲。



-------------------------

領袖無法獨善其身

對於其他國家的疫情,我們未必可以完全理解數字的真確性,但對於自己身處的香港而言,我們是比較熟悉及相信當中的數字。以香港將近1,000人確診計算,當中4個人死亡,其實,死亡率只有0.4%。並且,大家亦會明白,就算是香港,其實,也不會檢測出全港所有患者,尤其是輕症及無病徵的病人。所以,真正的死亡率,就只會是更低。

因此,為到一個遠低於1%死亡率的病毒,而將社會上,所有活動冰封,包括上學、工作、家庭、正常社交生活等等,這又是否一個合理的做法?於封城封關、停工停學這個關鍵議題上,我們就看到這份矛盾的尖銳性。對於主張封城封關的人而言,為著保障社會安全這個最崇高的原則,那麼,最好就是暫停所有活動,直至一宗個案都沒有。甚至乎,有傳染病學者提議,可能要停課兩年。新聞︰【加拿大疫情】傳染病學家指 學校應停課兩年

但對於執行的領袖而言,卻會四面受敵。假如他決定完全不處理的話,固然會被批評,然而,到了決定措施也是會被批評。因為,對於領袖而言,縱使必須封城封關、停工停學,也必然是逐步嘗試,希望將影響減到最低,畢竟,對於受感染的1,000人而言,他們固然痛苦,但對於沒有受感染的750萬人而言,他們亦要為社會停擺而付出代價。

可是,對於反對派而言,往往會說,每一步都是太少、太慢,Too Little, Too Late。政策若沒有出現立竿見影的果效時,就更顯出這些批評的合理,並且,迫使領袖作出更極端的做法,不論做法是要大義滅親,或是為救人民也好,只要這些做法是極端,就會引來更多人攻擊。大家可以看到,當頒發「限聚令」時,就惹來極大的爭議,每人也持不同的意見。


新聞︰

有警區僅獲分數十告票 何栢良促限聚令從嚴【全城禁聚】拜山違規可罰款2,000元 市民:冇咩必要咁嚴吖

人民的呼聲成為主導

要知道,當災難越陷越深時,所作出的措施亦必然越嚴格,那麼,爭議性就越尖銳,領袖就更兩面不是人。所以,假如不像特首般,做事慢十拍的話,就會更被針對。原因,既然當作出極端的決定時,無論如何,也會有人蒙受損失,假如採取最嚴措施的話,雖然疫情得到妥善處理,但卻會使經濟死亡。

相反,不處理疫情的話,雖然可令經濟下滑減慢,但卻會令更多人感染和病死。所以,對於領袖而言,是一個雙輸的困局,但同時間,亦成為反對派攻擊的機會,因為,反對派會迫使領袖作出選擇,是要救經濟,或是救人民。然而,不論反對派慫恿領袖去救經濟或是救人民也好,結論,也是讓領袖於政治上,進一步失分。

於這種情況下,既然,選擇任何一邊都是兩難的決定,領袖唯一可以自保的方法,就是索性讓人民推動去做,變相就是令政府變成無人駕駛般,讓人民的呼聲去成為主導。但當情況推進到這個階段,基本上,這個國家已經準備完全失控了。


其實,香港人最不滿意政府部門及官員的地方,亦是這一點,於大部份人的觀感中,政府部門也是「踢一踢,動一動」,所有人都在偷懶。因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只要做少一點,就少了一份責任。於政策執行上,這種態度,可能仍算不上致命,因為,這只會造成執行上的延誤,處理上緩慢些。

但假如於政策制訂的層面,甚至是領導班子也是如此,處處不下決定,或是不斷慢十拍的方式,必然會招來眾多的不滿和怨氣,然而,這亦已經是於危機中,政府讓自己可以獨善其身,最佳的自保方式。




相關文章︰
英國在疫情中製造正反對立的假象
新冠肺炎座談會:第三個發展的可能性 (3) 前言—— 為何要唯恐天下不亂?這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