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譚德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譚德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時事追擊:2020年11月新冠肺炎疫情與再度封城 Part 2



【為何英國及南美洲要再次取採封城措施?】
  • 新冠肺炎疫情沒完沒了,並未有受控跡象,取採封城措施。
  • 英國及南美洲等地,因再度取採嚴厲措施,經濟急劇受搓,民眾亦搶購潮。
  • 亦因無了期的疫情,以及嚴厲的限制措施,引發民眾遊行示威,以表不滿。
承接上篇《時事追擊:2020年11月新冠肺炎疫情與再度封城 Part 1》,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不斷,法國及德國方面仍取採封城措施,而英國及南美洲亦同樣仍取採強硬措施。
  • 以下是英國情況

日期

情況

相當新聞/連結

1028

俄羅斯科學家亞歷山大切普爾諾夫(Alexander Chepurnov)與新西伯利亞臨床與實驗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的團隊,啟動了一項針對新冠病毒抗體的研究。
為了測試抗體水準,他親身以自己成為案例,故意讓自己暴露在沒有防護的新冠患者面前,讓自己康復後,再一次重新感染,並得出結論,指群體免疫的希望非常渺茫,新冠病毒將會一直存在。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得出結論:“群體免疫”沒用

1028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佈的資料顯示,英國確診病例累計約95萬例。

英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近95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倫敦帝國學院一項研究認為,英國每天有近1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而蔓延速度正在加速,估計感染人數,每九日就翻了一倍。

九天翻一番!研究稱若放任不管,英國每日新增病例將超百萬

 

研究顯示,各個地區及各個年齡組的確診病例數量均在上升,雖然,目前確診人數,是北部較高,但南部亦在激增。
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史蒂芬萊利教授表示,這意味著,目前的措施仍不夠,必須有所改變,而且,要趕在聖誕節前。

 

1030

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顧問小組(SAGE)發佈研究報告,顯示英國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向,比政府預測的最壞情況更糟糕,進一步證明,可能需要採取更嚴厲措施來降低感染率。

投資者注意!英研究:疫情惡化情況已超越最壞預測

1031

英國疫情持續惡化,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宣佈,由115日起,英格蘭全境封鎖4周,至122日,非必要商店暫停營業,民眾應盡量留在家中,但學校會如常開放。

新冠肺炎:疫情惡化 英格蘭11月封鎖

 

當前,英國的累計確診數目,已超過100萬,排行全球第九名,前面分別是:美國、印度、巴西、俄羅斯、法國、西班牙、阿根廷及哥倫比亞。

Boris Johnson announces four-week England lockdown 🔴 Covid briefing @BBC News live - BBC

 

英國首相約翰遜宣佈,英格蘭的封鎖,由分級及針對個別地區,改為「一刀切」全境實施,酒吧及餐廳只准外賣,民眾只能因家中無法完成的工作、上課、購買生活必需品、醫學原因的戶外運動等理由,才獲准離開住所。
約翰遜指,身為負責任的首相,不能無視單日數千人死亡的預測數字,為避免國家衞生事務局,爆發醫學及道德災難,別無他法下,只能再次將英格蘭全境封鎖。

 

 

假如情況繼續嚴重下去,醫護人員將被迫選擇患者的生存或死亡,在選擇下照顧哪些患者、決定哪些患者可以獲得呼吸機。
約翰遜指,今年聖誕節與往年非常不同,但希望及相信,在強硬手段下,民眾亦可以在聖誕節與家人共聚。
他亦向受影響商戶真誠致歉,宣佈將薪酬津貼計劃延長一個月,確保暫時失業的民眾,在封鎖期間得到相當於80%薪金的津貼。

 

 

英國二次封城的倒數階段,大批民眾前往超市搶購,囤積生活必需品,麵包、罐頭及衞生紙等,均被掃蕩一空。英國內閣辦公室大臣高文浩表示,如果疫情仍然無法控制,極可能聖誕節也要在封城狀態下度過。

英國第二次封城 經濟超差 疫情嚴重

 

疫情在歐洲多國持續,部份國家及城市,正遭受第二波疫情肆虐,據一項新研究表示,病毒已經變種,並蔓延到整個歐洲大陸。美國免疫學家、現任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Anthony Stephen Fauci 表示,未來幾個月內,疫情將不會停止,並且會為全球帶來持續性影響。

變種病毒 20A.EU1 肆虐歐洲  專家:未來數月影響全球

 

有瑞士和西班牙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發現由6月起,起源於西班牙的新冠肺炎病毒,已變種為「20A.EU1」,由7月起,西班牙記錄到新變種的頻率已超過40%9月,在瑞士、愛爾蘭及英國等地方,更錄得至少70%頻率,可謂瘋狂蔓延至整個歐洲大陸。

 

1030

世衞發聲明指,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PHEIC),敦促各國根據經驗教訓及科學證據,展開應對疫情的工作。

世衞指新冠肺炎疫情 仍屬國際關注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日期

情況

相當新聞/連結

111

義大利緊急民防部報告,當地新增29,907例確診、累計超過70萬例;新增死亡208例、累計逾38,826例。

義大利確診數超70 米蘭新冠醫院3分鐘增加1例確診

 

義大利國家衞生院表示,目前,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4個大區,包括倫巴第、皮埃蒙特、坎帕尼亞和瓦萊達奧斯塔大區,新冠病毒傳染數值已超過安全水準。其中,倫巴第大區首府米蘭市疫情十分嚴峻,當天新增1,554例確診,每10萬名居民,就有約878位感染者。

 

 

義大利全國市長協會主席、巴里市市長德坎羅(Antonio Decaro)表示,有必要縮短酒吧和煙草店的經營時間,將宵禁時間提前至每晚六時,並建議週末關閉大型購物中心,限制疫情嚴重城市的居民跨區域流動。

 

 

米蘭聖拉菲爾醫院表示,當地的新冠定點醫院,平均每3分鐘增加一宗確診病例,正面臨床位緊張的問題。

 

112

義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宣佈,實施更嚴厲的限制措施,包括,在疫情高危地區限制民眾外出、週末關閉購物商場及晚間宵禁,此外,全國將會分為三部份,並根據各地的患者人數、感染率和醫院可用病床,決定當地的防疫等級。

【新冠肺炎・歐洲疫情】義大利實施宵禁 瑞士日內瓦宣佈緊急狀態

114

義大利大批餐館老闆和侍應生舉行集會,遊行至首都波波羅廣場(Piazza del Popolo),示威者高舉牌子,抨擊總理孔特,並高叫口號:「如果你關閉餐館,你就殺了我。」

Italy: Restaurant owners rally against COVID measures in Rome

 

義大利佛羅倫斯及博洛尼亞分別有數百人示威,其中,人群聚集在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示威者高叫反政府口號,向員警防線投擲燃燒彈,火焰熏黑了建築物牆壁。警方則以警戒線和裝甲車,將示威者圍堵在共和國廣場,部份人坐地高叫「自由」。市長納爾代拉(Dario Nardella)敦促市民放棄示威。

Italy Approves New Virus Relief Amid Growing Protests

112

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內瓦(Geneva),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新冠肺炎・歐洲疫情】義大利實施宵禁 瑞士日內瓦宣佈緊急狀態

113

歐洲確診病例,已突破1,100萬宗、約28.5萬人病逝。奧地利、希臘、法國、德國、比利時及愛爾蘭等地,再度實施封鎖。

歐洲新冠肺炎疫情再起 確診破1100萬例

 

另外,英國醫療刊物《Pulse Today》,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英國政府已要求普通科醫生,準備於今年12月,為85歲以上長者及國家衞生事務局(NHS)的前線員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據指,目前已有2種疫苗準備推出。

新冠肺炎︰歐洲突破1,100萬宗確診 傳英國下月起向長者注射疫苗

113

世衞(WHO)總幹事譚德塞指,歐洲北美疫情反彈,各國領導人需要加速應對,呼籲民眾要團結一致、抓緊機會,因為,控制疫情永遠不會太遲,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抑制病毒傳播上發揮作用。

新冠肺炎︰譚德塞指歐洲北美疫情反彈 各國領導人需行動


  • 南美洲方面:

日期

災難情況

相當新聞/連結

1030

秘魯衞生部資料顯示,當地累計確診病例破90萬例,累計死亡34,411例。根據疫情變化,秘魯政府正不斷調整防疫措施,包括,將已實施7個多月的國家緊急狀態,延長至1130日,在此期間,禁止市民走訪親友及舉辦家庭聚會,宵禁亦將延續至年底。

秘魯新冠累計確診病例破90

114

巴西新增23,815宗確診、622宗死亡,自疫情爆發以來,巴西累計已有550萬人確診、16.1萬人死亡,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印度。

巴西新冠肺炎死亡人數超過16.1


【文章重點整理】
  • 有研究指估計英國感染新冠病毒,正急劇蔓延,甚至,可能每九日就翻了一倍,因而英國決定二次封城,並採取更嚴厲防疫措施。民眾因而恐慌搶購日用品和食物,並舉行遊行示威,表達對政府頒布防疫措施的不滿。
  • 義大利感染個案累計超過70萬例,實行宵禁及週末關閉大型購物中心等,限制疫情嚴重城市居民跨區域流動。亦引發民眾示威。
  • 秘魯疫情未能受控,政府頒布的國家緊急狀態令、宵禁和禁止走訪親友及家庭聚會,措施一再延長。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

https://riverflowing09.blogspot.com/2020/11/covid19again2.html

時事追擊︰2020年10月新冠肺炎秋季疫情爆發 (2) - 歐美及香港部份

【2020年10月份,新冠肺炎在歐美及香港的發展是?】

10月18日,德國當地錄得7,830宗新症,連續3天創新高

10月18日,近期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有專家表示疫情或許已進入第四波

—其實,疫情早已預示神給予全世界的審判,藉2012信息已經多次分享出來


承接上文

調查機構 Elabe 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只有35%人信任政府能夠「有效打擊新冠」,約73%人表示:「本人對這病毒很擔心。」數字於一周內增加4%,全歐洲有近四份三人感到恐懼和絕望,對抗疫失去信心。

相關影片(1):Coronavirus hotspots: Europe's cities out of control?

 

相關影片(2):Lockdown restrictions re-imposed in Europe as new coronavirus cases hit 150,000



10月12日,世衞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佈會,指一些研究顯示,多數地區的新冠病毒感染率均低於10%,但也有密集傳播區域的感染率,高達20至25%,甚或是更高的數字。另外,根據一些統計模型,以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數量及預計已感染的人數計算,染疫後的死亡率大概是0.6%,而且會隨年齡增長而急劇上升。

10月13日,世衞總幹事譚德塞警告各國:不要為了實現所謂的「群體免疫」,所以刻意不為人民採取任何社交隔離的防疫措施,故意任由新冠病毒傳播,這種想法是不道德的。


 

譚德塞指,「群體免疫」是一種用於接種疫苗的概念,人群總是誤以為,當疫苗接種率達到某個人口比例後,剩下的人就得到保護,不再害怕這種病毒。以麻疹為例,有人會以為,當95%人口接種了疫苗後,剩下的5%就可以得到保護,或是免受病毒傳播的侵害,但這是錯誤的想法。

 


不論是政府或人民,允許一種我們並不完全瞭解的危險病毒自由傳播,均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大多數國家,只有不足10%人口染疫的同時,國內剩下的人,仍有很大機會感染,讓病毒任意傳播,只會令人民承擔不必要的感染、痛苦和死亡風險。譚德塞總結:「有效隔離等防疫措施,才是最重要。」

相關影片(3):譚德塞批評以群體免疫應對新冠

10月13日,法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75萬例,總統馬克龍宣佈,巴黎等地將會實施宵禁等,更嚴厲的措施。法國兩個城市圖盧茲及蒙彼利埃,繼巴黎、馬賽、里昂、里爾等9個大城市後,一同被列入疫情「最強警報區」,並實施宵禁,從晚上九時至翌日早上六時,人民不准外出,初次違反者,將被罰款135歐元,重犯罰款最高可達1,500歐元。


10月13日,荷蘭研究人員通報,荷蘭一名89歲女子,於第二次感染新冠肺炎後死亡,成為全球首宗二次感染後死亡的病例。研究人員指,該名女子今年較早時,曾被送往醫院,當時她出現發燒、咳嗽症狀,新冠病毒檢測後呈陽性,證實確診,在醫院觀察了5天,隨後,新冠肺炎症狀完全消失,確認痊癒康復。兩個月後,該名女子再度出現發燒、咳嗽及呼吸困難等症狀,新冠病毒檢測再次呈陽性,證實再度確診,第8天,患者病情惡化,並於兩周後離世。



 

10月14日,西班牙疫情反覆,新增確診近1.2萬宗,累計突破90萬宗,是西歐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累計死者增至33,413人,全球排第8。加泰羅尼亞宣佈收緊措施,關閉酒吧和餐廳15天。


 

10月15日,法國司法部,調查新冠肺炎疫情危機處理不力的投訴,搜查衞生部長維蘭及衞生部總幹事薩洛蒙的住所及辦公室。包括「5月新冠肺炎受害人家屬」,透過團體向司法部投訴,指控政府處理衞生危機失當,以及一個由疫情受害人所組成,約200人的團體,決定控告總理卡斯泰。


 

同日,法國首都巴黎,有數百名醫護人員上街示威,抗議醫院工作環境惡劣。衞生及社會行動勞工總聯會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醫院及其他公共機構,一直在缺乏人手和物資下運作,系統面臨崩潰。

 

相關影片(4):WION Dispatch: French healthcare workers protest in Paris | World News | WION News

10月16日,比利時宣佈,當地實施一系列措施,包括全國餐廳、酒吧及咖啡館關閉1個月,午夜至凌晨5時實施宵禁、晚上8時後禁止賣酒等。



同日,全球首次通報新增超過40萬宗新症,創下單日最高紀錄。歐洲情況最嚴峻,過去一周平均每天錄得14萬宗新症,即是,全球每100宗新症裡,其中34宗,就是來自歐洲。


 

10月17日,梵蒂岡證實,一名與教宗方濟各同住於聖瑪爾大之家(Casa Santa Marta)的住客確診,目前,患者與密切接觸者已暫時離開住處及隔離,而教宗身邊,除了該名住客之外,另有11名負責保護教宗的瑞士衞隊成員染疫。



同日,奧地利外長沙倫貝格(Alexander Schallenberg)證實確診,但未有出現病徵,據報,可能是在盧森堡與歐盟多國外長會晤時被感染,一起出席的比利時外長維爾梅斯(Sophie Wilmes)亦出現疑似感染病徵,正自我隔離。 


 

澳洲維多利亞省省長安德魯斯,對有新西蘭旅客違令進入墨爾本感到失望,警告可能會關閉邊境,他聲明:「我明確表示,我不想關閉維省邊境。但如果必須這麼做,我仍是會做的。我們不會拿維省的犧牲去冒險。」而對於聯邦衞生部長亨特等人施壓,要求維省重開邊境,安德魯斯則揚言,不會就範於政治把戲。


此外,澳洲總理莫里森表示,聯邦政府派出包機到英國、印度和南非,接回因疫情一直受困海外超過半年的5,000名國民,並會優先考慮弱勢人士。不過,每名歸國的國民都需要支付一些費用,從倫敦或印度歸國,機票分別為2,000澳元及約1,000澳元,另外還有2,500澳元的隔離檢疫費用,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家庭,為5,000澳元。


10月18日,德國當地錄得7,830宗新症,連續3天創新高,總理默克爾發表講話:「我們正處於大流行中一個十分嚴峻的階段,呼籲民眾盡量留在家中。」她表示,疫情擴散速度已超越上半年,接下來數天至數周,將決定今年的冬季及聖誕節的形勢將會如何,敦促國民盡量減少與他人會面,取消出行及聚會,盡可能留在家中。


同日,意大利總理孔特宣佈防疫新舉措,包括允許各地城市,自行制定宵禁措施、減少商業店舖營業時間等。


 

10月19日,英國威爾士政府宣佈:從10月23日晚上6時至11月9日期間,威爾士全境將執行全面的疫情管控。非關鍵崗位的工作人員,需要儘量在家辦公;非必需品銷售店舖、餐飲酒吧、娛樂場所、休閒場所、社區中心、圖書館等公共場所也暫時關閉;來自不同住址的人禁止在室內及室外聚會。 


 

同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資料顯示,全球累計突破4,000萬例確診、111萬例死亡,法國、德國及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單日新增確診數量,均創下疫情以來的新高。


英國疫情嚴峻,新增約1.8萬人確診、80人病逝,威爾斯地區宣佈實施為期兩周的封鎖令,民眾除必須工作之外,均必須留家,非必要商店、休閒及餐飲店,須全面暫停營業。宗教場所除葬禮及婚禮外,一律禁止其他宗教儀式。威爾斯地區大學,將持續提供部份個人及網上課程,若學生選擇留在學校,則建議留在宿舍。


據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資料,過去14天,比利時每10萬人之中,就有逾700人確診,感染率為歐洲第二高。衞生部長弗蘭克•范登布魯克(Frank Vandenbroucke)警告:「目前,極接近疫情『海嘯』的爆發。」疫情將會以海嘯方式,淹沒世界多個國家,因此,比利時宣佈,全國酒吧和餐廳關閉一個月,並實施晚間宵禁。


可見,現時比利時及歐洲多國,於多個城市實施的宵禁,完全應驗「2012信息」的警告。

 

美國方面:

10月12日,美國《國會山報》,引述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研究結果,科學家已證實,美國出現了第一宗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病例,而患者第二次感染的病症,比第一次更嚴重,證實新冠病毒康復者,也不一定有抗體可以避免再度感染。

 

美國這個病例,是全球第5例二次感染,科學家稱,目前這種情況仍屬於罕見。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與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大衛•卡特勒,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聯名文章,指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會為美國造成驚人的16萬億美元經濟損失,相當於全美國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0%,並且,是2008年金融危機造成大衰退的4倍。


這16萬億美元,約一半是經濟封鎖造成的國內生產總值損失,另一半,則來自健康損失,包括過早死亡、精神和長期健康損害。因為,每個死亡病例,都會為社會造成700萬美元損失,而康復者的醫療費用,總共需要2.6萬億美元的額外成本,此外,疫情對美國民眾的心理健康,亦造成1.6萬億美元的損失,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凸顯了新冠病毒的長期影響。

 

美國華盛頓大學衞生統計評估研究所公佈:最新發佈的預測模型結果顯示,按目前發展趨勢,到了2021年2月1日,美國累計死亡病例可能會高達40萬例。預測顯示,如果放鬆防控措施,美國累計死亡病例將超過50萬例;但是,假如95%民眾能堅持佩戴口罩,那麼,累計死亡病例可能會降至31.5萬例。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新冠肺炎動搖了全球最先進資訊科技,矽谷企業員工亦面臨減薪,新的減薪行動,將會出現在世上最賺錢的企業,及高薪的技能員工身上,而幅度,可能會高達15%或以上。

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證實確診後不久,他的14歲幼子巴倫(Barron Trump)亦確診,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妮亞指,幸運的是,雖然自己確診後病情有起伏,但症狀卻相對輕微,身體出現疼痛、咳嗽和頭痛,大部份時間感到極度疲憊,她選擇補充維他命及進食健康食品幫助復原,並感謝白宮醫生康利等醫護人員的照料。

並指自己已經有親身抵抗新冠病毒的經驗,想到很多人仍在抗疫中,希望大家能共同克服這項挑戰。

 

10月15日,過去一周,美國新增確診數量不跌反升,是自8月以來最高,達59,494宗,累計染疫人數超過797萬,50個州份中,有42個州的新症數目增加,有5個州份,更打破疫情以來的最高確診數。另外,紐約州奧尼昂塔(Oneonta)一間大學有數百名學生確診,校長宣佈辭任。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主任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及過敏與感染疾病中心主管福奇警告:家庭聚會是病毒傳染的主要途徑,於未來的感恩節等節日中,假如市民進行大型家庭聚會,可能會令確診數目急升,因此,應該避免這類活動。


 

根據美國 NBC 電視統計,過去14天裡,全美38個州、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及關島,新增確診數量均出現增長,可能正迎來第三個疫情的高峰。美國傳染病醫生陶德•文托(Todd Vento)指:「我們真的很掙扎,美國醫生們正在做著英勇的工作,只是,這場嚴峻的疫情,使他們真的到了無法持續下去的地步。」



此外,美國航空母艦羅斯福號,近日亦再有兩名船員確診。


 

香港方面: 

10月13日,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使用現金,電子付款是最安全和最清潔的方法,可減低病毒交叉感染的機會。


有外國研究發現,在攝氏20度的環境下,新冠肺炎病毒可以在塑膠鈔票,這種較為平滑的物料表面存活長達28天。



10月15日,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香港新增12宗確診。有機構定期就市民的個人經濟狀況進行調查,最新一次的結果顯示,73%受訪者對香港未來半年的經濟感到「悲觀」, 有54%擔心「難以應付日常的醫療保健開支」。



早前,亦有團體透過網上問卷,訪問超過3,800名港人,超過30%受訪者稱壓力指數高,逾半指自己常處於緊張狀態、無故感到擔憂、忐忑不安及難以放鬆。有精神科醫生擔心,未來,本港可能會湧現大量求助個案,「精神海嘯」危機越見嚴重,情況令人憂慮。


10月18日,近期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有專家表示疫情或許已進入第四波。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在10月2日至15日的兩星期裡,共錄得116宗個案,其中,54宗本地或與本地個案有關連的,約佔53%,涉及數個群組,認為社區仍然存在隱形傳播鏈,雖然確診人士不多,但足跡廣泛,涉及不同區域和不同類型的處所。


加上,最新病毒株具更強的傳播力,疫情可能會在極短時間內急劇惡化,有機會令本地提早出現第四波疫情。

 

10月19日,香港最大航空公司國泰航空,公佈9月客貨運數據,載客量按年跌98%至4.71萬人次,每日平均載客量只有1,568人,運載率24.9%,目前預期,國泰於今年年底前,營運量只達疫情前的10%,而今年首9個月,客運量已按年減83.2%。


 

10月21日,國泰航空公佈企業重組方案,旗下有近35年歷史的港龍航空,成為疫情下本港航空公司的第一滴血,即日起停止營運,削減約8,500個職位,包括約5,300名駐港員工,留下的員工,則被要求更改服務合約。


無疑,這場世紀疫症,確實為全球社會及經濟帶來重大打擊!




總結

這場疫情已經爆發超過九個多月,疫情卻沒有如他們所說,被神消滅,反而一直無法控制、越來越失控,世界各地和美國的感染人數,不降之餘,還不斷刷新紀錄。踏入今年秋冬後,這場疫情亦只會更加沒完沒了、無了期延續下去,接下來,只會有更多人確診、更多人無奈地面對死亡。

完全應驗過往11年,「2012信息」的警告。其實,幕後知情者要藉著這場疫情為藉口,帶領全世界預備 Planet X 的再來及第四馬瘟疫,所以,第四馬的瘟疫,只會沒完沒了發展下去,明顯,整個世界經已按著「2012信息」的警告,進入了啟示錄應驗的時代。


參考連結:

2012 榮耀盼望 vol. 559 ── 健康信息(5)


資料來源:

https://riverflowing09.blogspot.com/2020/11/COVID.19.EURO.US.HONG.KO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