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網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網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網絡的新生活模式 –– 餐飲外賣業的興起


【新冠肺炎疫情下,產生怎樣的新生活和消費模式?】
  • 新冠肺炎的戒嚴措施下,其中餐飲業深受影響。
  • 外賣餐飲的生意激增,並藉共同租用廚房,大大減低租金吸引更多飲食業加入外賣行列。
  • 網上外賣平台有能力取替實體商店,預備Planet X 來臨時只能用網絡買賣的境況。


新冠肺炎疫情下,餐飲業生意大受影響

各國政府都推出各種禁止人群在街上聚集的措施,所謂減少新冠肺炎疫情的散播,各行各業也深受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運輸業、旅遊業、零售業和餐飲業。以香港政府為例,4月初,曾頒佈針對食店的限聚令,內容指︰「如某餐飲處所售賣或供應的食物或飲品,供該處所內進食或飲用,顧客數目在任何時間,均不得超過該處所通常座位數目的50%。」

並且,限制店內每張枱之間,最少有1.5米距離,或設隔板分隔,最多4人一枱,又要求食客在進店時要戴口罩,店方亦要為每位食客量體溫,體溫高於37.5度就不能進入店內等。至於,任何人參加或組織被禁止的群組聚集,最高罰款2.5萬元及監禁6個月,截至4月20日,執法部門已發出131張定額罰款告票,並就3宗個案提出檢控。

於限聚令的實施,令香港餐飲業哀鴻遍野,除了大部份人因為害怕感染,避免在餐廳內進食外,每間餐廳更要減少一半座位,導致能夠進店內飲食的客人數目大減。雖則,政府已於4月中,放寬了相關規定,但對餐飲業界而言,限聚令確實對他們造成極大打擊。


新聞︰
餐飲業稱生意少20億 促補貼八成人工


-----------------------

外賣餐飲的生意突然冒起

然而,這次疫情下,外賣餐飲的生意卻突然冒起,在疫情影響消費,不少公司裁員、開源節流之際,多個外賣平台卻持續增聘人手,生意有增無減。有外賣平台指,近日不少人為了保持社交距離,改為「在家工作」,住宅區訂單激增,其中天水圍及粉嶺區的訂單更增加了一倍。新聞︰【新冠肺炎】外賣平台生意疫市彈起 新界北兩區增幅跑贏全港

外賣車手的職位空缺,更成為不少失業人士的救星,令很多年青人在經濟環境差、普遍公司裁員下,仍能加入外賣車隊的行列,保持一份穩定收入,甚至,隨著疫情令外賣訂單明顯增加,繁忙時間「一單接一單」,偶然更有客人送上「大利是」,令外賣員的收入進帳不少。

著名外賣平台 Foodpanda 指,以往,不少餐廳擔心外賣會影響食物質素,但近日態度轉趨開放,甚至有「米芝蓮」餐廳加入,這段期間,計劃在該平台上架的餐廳,增長超過四倍。與此同時,客人對於外賣的需求,亦節節上升。另一間外賣平台 UberEats 亦表示,自疫情爆發後,住宅地區的訂單上升了51%,比商業地區還要多,而每位用戶的訂單數量亦有上升。外賣平台 Deliveroo 同樣表示,天水圍及粉嶺區的訂單數目增幅最大,4月首兩周,兩區增長均達一倍以上。


又以中國大陸為例,內地的外賣餐飲市場,比香港發展得更快、更早,兩、三年前,已百花齊放、競爭激烈。美團、餓了麼、口碑、百度、到家美食會等,每一間都是年度營業額達數百億人民幣的大生意。根據2020年3月30日的報導,美團點評(03690.HK)發佈了2019年業績報告,營收達975.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達49.5%,可謂十分驚人!

新聞︰
逆市急升 剖析美團虧轉盈的3大原因

網上外賣平台有能力取替實體商店的時代

現時,香港一些外賣平台,甚至推出「共享廚房」計劃,讓一些專門做外賣生意的飲食界同業,可以按自己的需要,租用外賣平台提供的「共享廚房」,使租戶無須獨力承擔昂貴租金及煮食設施,能達到更高成本效益。新聞︰
商戰之共享經濟進化篇\共享廚房招引餐廳進駐有「錢景」


從前,以一間餐廳取替另一間餐廳,是必E5須存在一間實體店舖,但現在,網上外賣平台系統,其實早已預備好,亦絕對有能力半取替實體餐廳。甚至,在疫情下,他們只需要聘請多10倍單車外賣員或電單車外賣員,再於不同屋苑多聘請數人,已經能夠將食物派送給整個屋苑。

他們無須另外開設一間實體餐廳,甚至,不需要擁有自己的廚房,不需要多大的成本,已經可以完全取代實體餐廳。然而,網上外賣平台完全取替實體商店的時代,豈不像 Planet X 來臨時的境況嗎?當整個世界,因為大災難,四處一片頹垣敗瓦,整個城市也不再有實體商店,甚至,所有人都在逃難時,不論身在何處,只要仍有智能電話和網絡,就能隨時訂購食物。確認派送地點後,只需半小時內,店方已經可以將食物送到我們手上,甚至,當系統發展得更成熟時,效率將會更高、更快,如此一來,我們每餐都能夠輕易有飽肚食物!




曼德拉效應專輯242:香港在Google Trends搜尋Mandela Effect曾列世界第一













「2012榮耀盼望」信息面世至今已7年多,世界不同地區的人藉此套信息,越發了解世界已經進入神所命定的末後光景中,「曼德拉效應」的出現,更令世界越發因幻變難測的光景,更加渴求尋找到世界的答案。



因此,錫安教會將會因「曼德拉效應」,而成為世人答案的日子,將也不遠,而這個趨勢,從網絡的大數據中,已經開始見到端倪。


香港成為搜尋「曼德拉效應」熱門地點


從網站 Google Trends,即Google搜尋趨勢,
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數據。搜尋「曼德拉效應」的英文Mandela Effect的地區中,香港曾位列全世界第一位,足以證明錫安教會的「曼德拉效應」信息,在全香港,甚至全世界的影響力。


Google搜尋趨勢是甚麼呢?Google搜尋趨勢(Google Trends),舊名是Google搜尋解析(Google Insights for Search),是Google開發,分析用戶經Google搜尋不同條目的資料統計,可以針對一個或多個條目,分析及比較世界各地不同地區和時段的關注度差異,此外,亦提供不同條目的未來搜尋趨勢預測。


意思是,搜尋一些字眼,然後對比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關注度,0代表沒有人關注,100則代表對比下的最高關注度。
上年2017年6月4日,錫安教會主日首播「曼德拉效應」信息,至今已經第41篇,而「曼德拉效應第一篇」在主日播放後的12日,即2017年6月16日,已經上載於YouTube的ZionDaily.com頻道,讓公眾觀看。


然而,當我們在網站Google Trends以英文Mandela Effect搜尋, 並設定時間由2017年6月4日開始,即錫安教會主日首播「曼德拉效應第一篇」,至大約一個月後的2017年7月8日為止。會發現香港竟然是那一個月中,全世界最多人搜尋Mandela Effect一詞的地區,甚至高於以英語為母語的美國和加拿大等地區,成為第一位。
當我們將時間設定為2017年6月4日至2017年12月31日,香港依然保持全球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
當我們將時間設定為2017年6月4日至2018年2月28日,即上個月尾,香港仍然保持全球第五位,連續九個月高踞最多人關注Mandela Effect一詞的地區排名。
大家不要忘記,香港只是一個僅僅七百多萬人,並且以中文和廣東話為母語的城市,對比首四個地區,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和澳洲,他們不單以英語為母語,99%以上人口都說英語,甚至總人口達三億七千萬以上,比香港超出整整四十多倍。
意思是,香港這個以廣東話和中文為母語的城市,竟是全世界以英語字句搜尋Mandela Effect一詞的第一位,並且時間正是錫安教會分享「曼德拉效應」信息後的一個月內,直至上個月,仍然在全世界排行第五位。


可見,「曼德拉效應」信息在香港的關注度之高,以至在全球亦有相當的影響力。


結語


現今世界在「曼德拉效應」的蔓延下,現實已經日漸與我們的往昔記憶別離,而現實也終將會進入《啟示錄》和《但以理書》的末後光景,「曼德拉效應」改變現實的幅度也終將變得恐怖,那時,錫安的「曼德拉效應」信息系列,就會成為成人的答案和方向。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Mandela Effect?


「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 是指一些人、事、物件的現實狀況,與大部分人的記憶印象不相符,但凡出現這個現象,就稱為「曼德拉效應」。 這效應名字的由來,是來自有關前任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實際個案,正如現實所見,他於2013年離世。但是,原來早於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他清楚記得,曼德拉於80年代的時候,經已在監獄中離世。提出的人能夠陳述當年自己看過的報道、葬禮的電視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 當這個說法提出後,竟然得到大量網民回應,表示有相同記憶。從此,當現實與人們的集體記憶出現不相符,就會被標籤為「曼德拉效應」。


相關連結

別被欺騙了,理解真正的現實

曼德拉效應專輯86:現實世界如同由電腦程式構成




資料來源:2010-2012恩膏引擎全力開動!!:曼德拉效應專輯242:香港在Google Trends搜尋Mandela Effect曾列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