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業蕭條下,甚麼是靠不住? 有危自有機, 怎樣締造新生活的模式?
- 世紀疫症,人的財富被蒸發,百年基業面臨衝擊,三大行業靠不住。
- 新行業的誕生,締造財富的大轉移,誕生新生活的模式。
- 真正的目的,讓人民 過一個自給自足的新生活模式,遷向內陸, 為 Planet X 災前作預備。
看似完不了的世紀疫症
近半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於全球蔓延大流行, 截至5月21日早上8時,全球累計504萬宗確診,死亡人數達32.6萬人。 其中,美國確診人數達157萬多宗,死亡人數達93,905人, 為全球最嚴重的國家。 早前聯合國警告,新冠肺炎可能會在非洲等地,造成「聖經式饑荒」, 因為,這場疫情之前,全球有糧食危機的人口中,有一半都位於非洲大陸, 新冠肺炎來襲,更令情況雪上加霜。 疫情於非洲大陸爆發時, 南部正值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 東部,年初才剛遭遇沙漠蝗蟲肆虐, 疫情的爆發,可謂禍不單行。
假如國際社會不伸出援手, 未來3個月,每天都會有30萬人餓死, 到了年底,瀕臨饑荒的人口,恐怕更會倍增至2.65億人。
另一方面,5月13日, 非洲萊索托衛生部公佈,證實確診首宗新冠肺炎病例, 成為非洲最後一個失守的國家, 換句話說,非洲54個國家,已全數錄得確診病例。
截至5月19日,非洲疾控中心數據顯示, 非洲地區已有88,172例累計確診、2834例死亡, 喀麥隆總統及埃塞俄比亞衛生部長等,多國政要呼籲團結抗疫。 專家警告︰當前非洲只是處於疫情的開始,最壞的情況尚未來到, 隨著疫情進一步惡化,衛生系統崩潰, 非洲將會如厄瓜多爾或墨西哥般,屍體堆積在街頭,爆發令人慘不忍睹的死亡潮。
5月20日,印度開始放寬部份抗疫封鎖措施, 然而,疫情卻迅即出現反彈,新增超過5,200宗確診,創單日新高, 印度累積超過10萬6千人染病,情況令人憂慮。 專家警告,當地疫情尚未到頂,可能在6至7月才到高峰。
5月13日,世衛組織緊急計劃執行總監瑞安(Mike Ryan)指, 全球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道路仍然漫長, 世衛流行病學家范克爾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再進一步指, 大家需要有一個新的思維模式,要明白擺脫新冠肺炎仍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5月15日,世衛警告,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 恐怕會如愛滋病毒般,永遠不會消失,成為一種風土病(endemic), 人們必須學習與之共存。
5月21日,世衛表示, 過去24小時,有106,000宗確診報告,是疫情爆發以來最多的一日, 總幹事譚德塞形容︰「疫情仍然在大流行中,防疫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時,亦非常關注中低收入國家的病例上升情況。
事實上,過去數個月,這場所謂「世紀疫症」為全球經濟及民生, 帶來極之深遠及毀滅性影響,將全球人民改變,過渡成一種新生活模式。
經濟的衝擊與失業率樊升
5月6日,新冠肺炎疫情對多國經濟帶來衝擊, 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的印度, 4月份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 PMI,由原本3月份的43.9點, 急降至5.4點,為史上最低,亦是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中最低。 據 IHS Markit 公佈, 上月當地製造業 PMI,由3月份的50.6點,大跌至7.2點, 反映出當地經濟受封城令影響,處於極度收縮區域。 若以歷來指數及本地生產總值 GDP 相比, 最新數據預示,印度4月 GDP 或收縮15%。
當地整體需求降至歷來新低,失業數據創下新高, 相關數據反映出,疫情對當地經濟帶來莫大衝擊。 由於加拿大重啟經濟的步伐緩慢,大部份經濟領域仍處於停擺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5月16日,財經媒體彭博調查顯示, 經濟學家對加拿大經濟第2季按年增速的預測中值,收縮42至44%, 幾乎是2008至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最大季度萎縮幅度的5倍!
BMO 首席經濟 學家 Doug Porter 稱, 加拿大的3月份經濟數據非常差,當 然,4月的情況更甚, 因此,相信第2季開局的情況非常可怕。
5月13日,聯合國發表《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 預測疫情會令今年的全球經濟萎縮3.2%,為上世紀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 疫情令未來兩年的全球經濟產出(economic output)大削8.5萬億美元,折合約66.3萬億港元, 今場疫情損失,完全抵消過去4年的增長,甚至將會是更多。 報告又指,疫情會令貧窮與不平等惡化, 令3,430萬人掉到極端貧窮線以下,當中,有56%是非洲民眾, 對全球的滅貧工作造成重大打擊。
5月15日,國際金融機構陸續看淡全球經濟增長前景, 亞洲開發銀行(亞開行)表示︰ 今年因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 可能約5.8萬億至8.8萬億美元,約45萬億至68萬億港元之間, 相等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6.4至9.7%。 8.8萬億美元,亦相當於中國上年 GDP 整體收入的50%以上, 因疫情造成經濟停擺,令全球經濟陷於癱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於4月預測,今年全球經濟總量將萎縮3%, 其首席經濟學家 Gita Gopinath 近日預警,認為全球經濟前景可能更糟, 明言將會下調全球經濟預測, 她相信︰「這場危機不會很快消失。」
生產線遷回本土生產
5月19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在新冠肺炎疫情封鎖期間, 英國王室因宮殿關閉,損失數百萬遊客,資金缺口達1,800萬英鎊。 英國王室內廷宮務大臣表示,員工們將面臨工資凍結、招聘停滯, 至於女王所有活動,亦因疫情而推遲至2022年。
5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接連炮轟中國處理新冠肺炎疫情不力,以致病毒擴散全球, 同時,新冠肺炎疫情突顯了美國本土製造業的重要性, 所以,應將供應鏈,由中國遷回美國。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引述消息人士指, 白宮計劃頒佈行政命令,要求一些基本藥物必須在美國生產, 據了解,美國現時有72%藥物生產及供應設施位於海外,當中有13%來自中國。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早前要求美國政府部門, 包括國防部、人類健康服務部及退伍軍人事務部, 只可購買美國製的醫療產品。
5月19日,正當肺炎疫情期間、中美角力升級之際, 路透社報導,美國議員和官員正起草多項提案, 計劃推動美企將業務或關鍵供應商移出中國, 包括制定規模達250億美元的「回流基金」,以及與其他機構和外國政府合作, 將原本於中國的供應鏈,分散至其他地方等, 並且,讓必需品的生產遷回國內, 從而確保即使是供應鏈最下游的產品,也能在國內採購。 沒錯!就是趁著這場疫情, 有意讓美國本土,開始自行生產生活的必需品。
然而,當前美國「回流基金」的部署,進一步明證「第三個發展的可能性」信息的真確性, 如早前信息裡,日華牧師前瞻性預告, 接下來,當各國政府預備 Planet X 重臨、物流中斷之前, 必定會趁著這段時間,逐步讓各國返回自給自足、自行生產生活必需品的狀況, 屆時,這些國家和城市,就不需要再倚靠物流和別國的物資供應。 始終,Planet X 的重臨,勢必會引發極之龐大的自然災難, 導致航空、船運、交通及物流中斷, 屆時,各國只能夠以自給自足的方法,來維持各國本身的需要。
另一方面, 5月14日,中國最大糧食進出口公司中糧集團宣佈, 中國將加快採購美國農產品,並從即日起允許進口美國大麥和藍莓, 副總經理張華表示,預計大豆採購壓力,將從5月持續到9月。 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農產品中,大豆所佔的數量是最多, 這是自上年中美鬧貿易戰以來,中國罕有地急切採購美國糧食的舉動。
商業大受影嚮,百年老店也面臨倒閉
商業影響方面︰ 5月14日,受疫情影響, 本港著名的尖沙咀半島酒店,今年第1季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為616港元。 沒錯!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僅僅只有616港元, 較去年同期的4,164元,大跌85.2%,而出租率亦僅僅只有14%, 相比去年同期,出租率為70%,可謂大幅減少。
5月20日,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陳張樂怡表示, 自從今年1月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至今,本港旅遊業已有38間旅行社倒閉, 整個行業運作受到極大影響。 其中,8間結業旅行社涉及消費者糾紛, 累計受影響的旅行團旅客約3,000名,涉及團費約1,000萬港元。
而主打內地及東南亞旅行團的至尊假期, 已於5月18日結業,約1,100名旅客受影響,大批苦主一度不滿鼓譟。 有旅行社職員表示:自己從事旅遊業多年,從未經歷如此慘況, 至今仍開業無期,整個行業未知何時可起死回生。
5月15日,新冠肺炎再擊倒一間美國知名的百年企業, 潘尼百貨 JCPenney 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疫情期間倒閉的最大美國零售商。 JCPenney 成立於1902年,員工總數約8.5萬人, 執行長索爾陶(Jill Soltau)指: 「這次疫情對我們所愛的人、國家、社區和家庭,產生了史無前例的變化, 美國零售業者也深刻體會到現實, 為了保護我們的員工以及公司的未來,我們不得不作出這個決定。 雖然我們不斷用各種方法達到收支平衡, 但受到疫情衝擊,我們必須關閉許多分店,以致無法如往常般償還債務。」
航空業務蝕不了
至於,航空影響方面︰ 5月14日,交通物流,一直是新加坡支柱產業之一, 疫情來襲,導致全球旅遊業 進入停滯狀態。 新加坡航空公佈,錄得48年來首次虧損, 受到疫情及油價大跌造成的對沖損失影響, 截至2020年3月31日財政年度,全年淨虧損2.12億新加坡元,折合虧損約11.5億港元, 而上個年度,2019年的全年淨利潤,則為6.83億新加坡元(約37億港元)。
5月15日,受疫情影響, 曾經是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 —— 國泰航空,虧蝕不斷, 繼早前宣佈高層減薪及放無薪假後,再次推出新一輪減省成本方案, 包括要求全體員工減薪,減幅介乎兩至三成,按職級而定, 較低職級員工,則以放無薪假代替。 國泰發言人重申,不能排除任何措施,以確保集團航空業務能夠渡過危機, 根據國泰去年年報,國泰航空連同其附屬公司,在全球聘用超過34,000多名員工, 香港員工約有28,200名,整體員工開支約200億元,佔集團營運開支19%。 財金界認為,國泰股價至今年第三季都難以看好, 投資者現階段實在不宜購入該公司股票。
國泰航空公佈,過去四個月迎來巨大虧損達45億港元, 國泰航空及旗下港龍航空,於2020年4月份合併結算的載客量共13,729人次, 相較2019年同月大幅下跌99.6%, 從1至4月整體來看,運載乘客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64.4%,運貨力下跌49.9%, 現時,國泰航空是全球排名第八大的航空公司,在香港市場所佔的份額高達80%。
5月16日,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公司, 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表示,疫情迫使公司縮減95%原已排定的航班, 故此,公司已決定裁減最多60%人力,措施將於6月7日起生效, 疫情期間,公司已不斷節省成本,並根據預期的中長期運輸量調整營運規模。 加航執行長羅文斯庫(Calin Rovinescu)稱,這是民航業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比911恐怖襲擊,及2008年金融危機還要嚴重。
5月18日,泰國國營的泰國國際航空財務危機惡化, 政府打算批准泰航向破產法庭提交重整計劃, 新方案取代了原本由政府擔保的581億泰銖,折合約140億港元貸款注資計劃。 根據泰國證券交易所資料,泰航淨虧損達到120億泰銖,折合約28.9億港元。
同日,新冠肺炎大流行令民航業成為經濟重災區, 作為全球最大客機的空中巴士A380,面臨退役危機, 阿聯酋航空(Emirates)是空中巴士A380最大用戶,數量超過100架, 但如今,據報阿聯酋航空也在考慮讓A380加快退役,並且正尋求杜拜政府的經濟援助紓困。 A380 可謂是空中巴士最負盛名的王牌客機,是歐洲跨國科技合作結晶, 旨在打破波音747珍寶客機在超大客機市場壟斷, 然而,意想不到,有「超級珍寶」(Superjumbo)之稱,最多可載超過800人, 載客量比波音747客機的400多人,還多出一大截的A380, 服役短短10多年,就被一場所謂「世紀疫症」打敗,落得如此悲慘收場。
一個月前,4月15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 根據人均收入減少幅度上調,將估算的潛在損失金額調高25%, 估算航空業因疫情損失金額為3140億美元。 5月1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最新的預測報告, 全世界的空中交通,恐怕要到2023年,即3年後,才會全面「恢復常態」。
5月18日,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期望政府和業界能夠「盡其所能」, 使旅行需求恢復至危機前的水平,以支持依賴旅遊業的經濟部份。 由於旅客運輸量暴跌94%, 目前,美國主要航空公司平均每天虧損3.5億至4億美元。 德意志銀行分析員表示,由於美國政府在3月及4月宣佈實施居家令, 令全球各地辦公室的面對面交流,幾乎完全停止, 可能會對商務旅行,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當前各國對於社會及商業活動的強制禁令,以及對於網絡通訊的進一步投資, 將來,即使新冠肺炎過後, 許多企業可能已習慣了利用更好的替代科技,取代面對面的商業洽商模式, 進一步降低商務航班成本。
創新的業務被崛起
5月14日,英國 保險公司 Lloyd's of London 預計 , 疫情導致該公司需要支付高達30至43億美元,折合約333億港元的賠償, 全球保險業總損失或高達破紀錄的2,030億美元,折合約1.58萬億港元, 總額相當於911恐怖襲擊和2017年全年大西洋風災的理賠金額總和, 故此,今次疫情所導致全球保險業的總損失,實在是史無前例。
胡潤研究院的《疫情兩個月後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中, 提到今次疫情裡,全球百強企業家近兩個月的財富損失高達2.6萬億人民幣,即13%, 蒸發了他們過去兩年半所創造的財富, 其中,前十名企業家,總共損失了1.4萬億人民幣。
馬化騰首次成為了中國首富,而他的財富於近兩個月亦減少了7%, 馬雲則蒸發了9%。 李嘉誠的身家減少14%至1,700億元,排名第六; 李兆基的身家則減少13%至1,660億元,排名第八。
另一邊廂,呼吸機等醫療設備製造商邁瑞, 58歲的徐航,近兩個月的財富增長了26%,達950億元。 此外,近期因疫情而大熱的視頻會議平台 Zoom , 其50歲創辦人袁征近,在過去兩個月的財富增長最快,達77%,565億元。 4月18日,視訊會議軟體發展 商 Zoom , 早前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36美元, 上市開盤價為6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80.5%,單日市值超過160億美元。
截至5月18 日, Zoom 的市值一路飆升, 每日線上用戶數量,由2019年12月的1,000萬人,升至2020年4月份的3億。 現時, Zoom 的總市值, 已超越西南航空、達美航空、聯合航空、國際航空、漢莎航空、美國航空、法荷航, 七大航空巨頭的總和。 沒錯!在今場疫情下,單 單 Zoom ,一間公司的 市值,已超越七大航空巨頭的市值總和。
三大行業的崩壞,誕生新生活的模式
事件進一步應驗,日華牧師於「第三個發展的可能性」信息的分析, 各國政府藉著今場疫症,引導各國企業轉型, 並且帶領人民的生活習慣,轉為網絡方式,預備一種災難式的新生活。 事實上,事件更印證上年3月17日開始, 日華牧師按著神的感動,以一系列精華短片(VO), 教導弟兄姊妹認識網路生活2.0的重要性,預先學習一種完全透過網絡的新生活模式, 無疑,當前全世界的時局發展,明證日華牧師高瞻遠矚的智慧, 先知先覺帶領全世界, 甚至,整個世界都確實是環繞「2012信息」而轉動。
除此之外, 5月19日,《福布斯》網站刊文稱, 這次疫情令三大行業的處境變得更加不堪, 可謂在他們的棺材蓋上,釘了最後一顆釘子, 不單永遠無法回到過去的光榮歲月,甚至是被疫情完全摧毀, 這三種行業,包括:電影院、百貨商場及辦公寫字樓。
第一個受到毀滅性影響的行業,是電影院, 日前,環球影業為影院行業引爆了一枚核彈, 他們最新的電影《魔髮精靈︰唱遊大世界》(Trolls World Tour), 開創歷史,成了首部線上發行的主流電影,徹底拋棄了院線, 觀眾在家裡花20美元,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家裡在線觀看。 當全美的影院已關門,電影公司只剩下線上發行這一條路, 對於大多數影院而言,這就是末日。
第二個受到毀滅性影響的行業,是百貨商場, 自今年1月疫情爆發以來,著名梅西百貨(Macy's)股價已大跌60%,徘徊在歷史最低點, 總市值不足20億美元,甚至被標普500指數直接剔除了。
近年,以梅西百貨(Macy's)為代表的傳統實體零售商, 早已在網上商家的衝擊下,節節敗退。 現時,在封鎖令下,許多美國人別無選擇,只能被逼進行人生首次的網購, 尤其是眾多老年的消費者,本來是最抗拒改變,不願意接受網上購物的新生活方式, 但是,他們恰好又是最可能被感染的高危人群。
當這一群人真正學會了線上購物, 相信,很多人都會大感吃驚, 原來,只要按幾個按鈕,數天後,商品就會自動出現在自己眼前。 如此便利,為何自己以往總是不願嘗試呢? 現時,全美已有成千上萬商場,因防疫而被迫關閉, 估計,對於實體零售商及百貨商場而言,它們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 這場疫情,註定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部份商家,可能永遠都不會再有開門營業的機會了。
第三個受到毀滅性影響的行業,是辦公空間的寫字樓, 傳統理念總是相信,整個部門在現場一起辦公,能夠更保證大家的投入程度, 更方便彼此分享信息、交換理念,達到更高效率。 然而,隨著疫情爆發, 整個世界被迫啟動了一場巨大的「遠程辦公」實驗,所謂「居家工作」 Work from Home , 此舉,絕對稱得上是史無前例。
結果是,整整一代人, 對於「遠程辦公」的看法,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 人們驚奇地發現,經歷了數個月各自在家上班後, 竟沒有對效率造成任何不利的影響。
既然如此,為何每天仍要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耗費在上下班的路上呢? 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每周有兩三天在家上班,將會成為很多人的常態。 甚至,公司管理層會覺得,不需要再租那麼大的地方, 這種轉變,可以每年為他們省下上千萬美元的房租。 隨之而來,那些擁有和運營寫字樓的公司, 如世邦魏理仕、波士頓地產等,就欲哭無淚了。 顯然,當人們發現,疫情已經結束,但遠程辦公仍在延續時, 就需要重新評估這種理念了。
無庸置疑,從今場新冠肺炎爆發開始,幕後策劃者正刻意渲染疫情, 整個世界,被迫學習一種嶄新的新生活模式, 包括︰遠程辦公、居家工作、網購生活及禁足禁聚等, 完全改變全球現代人類的生活形態。 甚至,幕後策劃者刻意透過這場疫情, 讓人民慢慢透過遠程辦公的新模式,逐步搬離沿岸繁華的大城市, 繼而遷往內陸及農村地區。
一方面,發展遠程辦公、居家工作、網購生活的新趨勢, 另一方面,就是在內陸及農村地區, 開始自己耕種食物,各個家庭過著一個自給自足的新生活模式。 只不過,這種搬離沿岸繁華城市、遷往內陸地區的做法, 豈不正正就是「2012信息」一直所警告, 隨著 Planet X 逐步臨近, 所有沿岸繁華城市的居民,都應該遷往內陸地區生活。
因為,當 Planet X 再來的時候, 必定會引發大地震、大海嘯及「全球性海岸線事件」等災難, 這亦是我們錫安教會,於過去10年裡,多次進到中國內地及西安等地, 為「全球性海岸線事件」而作出的事前演習和綵排。
結語
意想不到,幕後策劃者透過這場疫情, 一方面,有意讓各國政府制定禁足令、居家令、隔離令, 另一方面,又大量教育人民遠程辦公、居家工作、網購生活, 大肆鼓吹使用 Zoom 等視頻會議平台工具。
從而逐步引發及教育人民, 不一定要居住在海岸線城市, 反而,遷往內陸及農村生活,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自己耕種食物、自己 DIY 製造生活必需品, 過一個自給自足的新生活模式, 為 Planet X 再來的災前預備,完成最後大舉遷離沿岸城市的重要一步。
然而,整個世界的發展,更進一步明證, 神啟示日華牧師「第三個發展的可能性」信息的準確性, 全世界的時局,正不斷按著「2012信息」的預告,逐一應驗發生, 可見,「2012信息」正是當前世人唯一的答案 。
相關文章
VIDEO